肺結核患者出現咳血的危害較多,常見的有窒息、失血性休克等。如果存在肺部的原發疾病,則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導致死亡。因此當患者出現咳痰帶血或小量咳血時,應及時就診明確病因,並進行針對性治療。
對患者本身的影響
窒息
肺結核患者的咳嗽劇烈程度與一般肺炎不同,常為乾咳或伴有少量黏液痰。若肺結核合併急性支氣管炎或百日咳等疾病,可引起較嚴重的痙攣性咳嗽,此時容易因劇烈咳嗽而將肺內黏膜血管中的血液吸入到氣道內,從而造成呼吸道堵塞,嚴重者可能出現窒息的情況。
失血性休克
肺結核患者由於長期肺部發炎刺激和病灶吸收、纖維化,使肺組織彈性減退,在劇烈活動後容易發生支氣管擴張,繼而引發大出血。大量咳血可引起循環障礙,導致血壓迅速下降,進而誘發失血性休克。此外,還可能會因為反覆的大咳血而導致缺鐵性貧血,表現為乏力、頭暈等症狀。
對周圍人群的影響
傳播感染
肺結核具有傳染性,透過飛沫經呼吸道傳播,若患者在咳嗽、打噴嚏、說話、大笑以及唱歌時將含有結核分枝杆菌的微滴播散到空氣中而被他人吸入,即可造成感染。尤其是嬰幼兒抵抗力較差,更容易受到感染。
影響其他疾病的診斷
如果患者正在使用抗凝藥物或者患有凝血功能障礙性疾病,如血友病等,一旦發生咳血症狀,醫生會誤診為相關疾病,不利於及時救治。
增加治療難度
肺結核患者咳血時會使體內殘存的結核分枝杆菌排出體外,降低療效,且頻繁咳血還會給患者帶來恐懼心理,增加治療難度。
損害器官功能
肺結核患者長時間處於慢性消耗狀態,經常會出現營養不良的症狀,而咳血會導致身體進一步損耗,加重營養不良的現象,最終可能導致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綜上所述,對於肺結核患者而言,應積極遵醫囑服用利福平(Rifampin)、Isoniazid(INH)等抗結核藥進行治療,以控制病情進展。必要時還需採用手術切除病變部位,有助於縮短病程。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