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陰性通常是指痰培養或影像學檢查未發現結核桿菌,可能提示患者並未感染結核菌素。如果只是單純的沒有感染結核桿菌,並不能說明是否進行過治療或者目前病情是否處於穩定狀態,所以並不能單純以這一項結果判斷是否需要繼續用藥。若既往有明確的肺結核病史,則不需再服用抗結核藥物;如果沒有肺結核病史,可能是假陰性的結果,建議完善其他相關檢查後決定。
一、既往有明確的肺結核病史的情況
若既往確診為肺結核並經過積極有效的治療,且已經治癒的情況下,複查時可出現肺結核陰性,此時則不需要繼續服藥了。因為即使沒有症狀,但體內仍然存在結核桿菌,仍有傳染性,故仍需要注意防護,避免發生傳播。
假陰性的結果
活動期
部分患者在活動期進行檢查時,可能會表現為肺結核陰性,主要是由於檢查時間不合適所導致。比如患者剛使用利福平(Rifampin)等抗結核藥物進行治療不久,體內的結核桿菌還未被完全殺滅,在做痰塗片和痰培養等檢查時就容易出現假陰性。對於這種情況一般可以先觀察一段時間後再複測,多數情況下會轉為陽性。
非活動期
如果患者曾經患過肺結核,經過規律的聯合抗結核治療以後,病情比較穩定,而且也沒有任何臨床症狀,複查時也可表現為肺結核陰性。這種情況下有可能是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也可能是由於檢查的時間不對所致。針對這種情況,同樣要結合其他的檢查來綜合判定,必要時還需要遵醫囑定期前往醫院進行隨訪。
其他情況
部分患者雖然患有肺結核,但是症狀並不明顯,僅透過相關的檢查才能發現,而一旦開始應用抗結核藥物治療之後,就會將體內的結核桿菌抑制住,從而不會發病,因此也會出現上述檢測不到結核桿菌的現象。對此無需擔心,只需要按時、按量、按療程堅持用藥即可。
其他
如果是隱源性肺結核,通常是由於結核桿菌進入人體後潛伏於淋巴組織以及肺臟其他部位,當身體免疫力下降時才會引起發病,再次複查時可能出現上述現象。此種情況也需要遵照醫生指導,足量、足療程地使用異煙肼(Isoniazid)、利福平(Rifampin)等抗結核藥物來進行治療。
綜上所述,肺結核陰性不一定代表不用吃藥,具體情況還需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分析。若無法自行區分,建議及時就醫諮詢專業醫生。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