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患者可能出現胸痛、背痛症狀,但並非所有出現上述症狀的患者均患有肺結核。因為導致胸痛和背痛建議原因較多,並不侷限於是否患肺結核這一種情況。
如果懷疑存在肺結核的情況,建議及時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明確診斷,確診後在專業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結核藥物治療,如立汎黴素(Rifampicin)、孟表多(Ethambutol)等。
可能與肺結核有關
咳嗽
由於肺部病變刺激神經末梢引起疼痛,若咳嗽劇烈可引發周圍組織牽拉而產生疼痛感,此時需遵醫囑應用止咳化痰類藥物緩解不適,常見有復方鮮竹瀝液、川貝枇杷膏等。
呼吸困難
當發生肺結核時,肺功能受損嚴重,可能導致身體缺氧,從而誘發氣短、喘息等症狀,進而影響正常呼吸而導致胸悶、氣短等情況,還可伴有乏力、出冷汗、頭暈目眩等症狀。此時需要積極給予吸氧處理,以改善低氧血症。
發燒
若肺結核未得到控制,則會導致體內發炎反應加重,致使體溫調節中樞受到影響而使身體產熱增加,散熱減少,因此會出現發燒表現。同時還會伴隨出汗、畏寒等症狀,一般可透過溫水擦拭等方式幫助降低體溫。
其他症狀
此外,還可能會出現咳血、盜汗、消瘦以及全身性症狀,比如食慾減退、體重下降、貧血等,均可前往醫院完善胸部X光或CT等相關檢查來明確診斷。
可能與肺結核無關
肋軟骨炎
多為病毒感染等因素所致,常會使區域性出現無菌性發炎,在發炎因子刺激下即可表現出疼痛的症狀,還可伴有按壓痛、皮膚紅腫等現象。可以遵醫囑服用阿斯匹靈(Aspirin)、布洛芬(Ibuprofen)等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治療。
心肌梗塞
通常為冠狀動脈狹窄、閉塞等因素所造成,患病期間心臟供血不足,常會使得心臟細胞壞死,甚至還會累及腦組織、骨骼肌等部位,故而會引起以上異常現象,有時也會波及背部神經組織而引發該處疼痛。應配合醫生採用酒石酸鹽美托洛爾(Metoprolol Tartrate)、硝化甘油(NTG)等藥物改善病情。
除上述因素外,也可能為膽囊炎、胃潰瘍、肺癌等多種疾病所致,若經相應治療後效果不佳或症狀持續加重,應及時告知醫生並更換治療方法。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暖,避免受涼而引發感冒。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