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吃藥左肋骨疼

分類: 呼吸道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9
肺結核患者在服用抗結核藥物治療時出現左側肋骨疼痛的症狀,可能是由於不良反應、病情加重等原因導致。此時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並進行相關檢查明確原因。

肺結核患者在服用抗結核藥物治療時出現左側肋骨疼痛的症狀,可能是由於不良反應、病情加重等原因導致。此時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並進行相關檢查明確原因。

不良反應

胃腸道症狀

如噁心、嘔吐等,如果長期服用Isoniazid(INH)這類具有肝毒性的抗結核藥物,則可能會引起轉氨酶升高以及黃疸的發生,嚴重者可誘發肝衰竭而危及生命。此外,立汎黴素(Rifampicin)對肝臟的傷害也較大,服藥期間應定期複查肝功能,以便於早期發現異常情況。

周圍神經炎

常見表現為肢體感覺障礙、手套、襪套樣分布的感覺減退或缺失,下肢表現更為明顯,還可伴有肌力下降和腱反射減弱或消失等症狀,常發生於應用吡嗪醯胺片等藥物後,停藥一段時間後上述症狀會逐漸緩解。

過敏反應

少數人會出現皮膚瘙癢、蕁麻疹等不適症狀,通常為遲發性過敏反應,輕症者僅限於接觸部位,重症者可累及全身,甚至可能出現剝脫性皮炎。一旦出現此類現象則需立即停用該類藥物,並向醫生反映,在醫生指導下更換其他抗結核藥物繼續治療。

其它不良反應

如注射劑型的鏈黴素(Streptomycin)注射液可能引起耳毒性,用藥過程中應注意觀察聽力變化;注射用硫酸卡納黴素(Kanamycin)有明顯的腎毒性和神經系統損害,因此老年人、小兒及腎功能不全者慎用等。

病情加重

肺結核是一種慢性傳染性疾病,若未遵醫囑規律用藥或者擅自加減劑量,可能導致病灶播散,從而出現咳嗽、咳痰、咳血等相關症狀進一步加重的情況。此時應及時告知醫生並完善相關檢查,以調整治療方案。

其它因素

胸膜受結核菌感染而形成空洞時,隨病變發展,當空洞內壓力增高時可以引發胸部劇烈疼痛,還可見畏寒、高燒、盜汗、食慾缺乏等全身中毒症狀。對於此種情況應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有效的化學治療藥物,待身體抵抗力恢復後,再行手術切除。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