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吃藥期間手腳疼痛

分類: 呼吸道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9
肺結核患者在遵醫囑服用抗結核藥物治療的過程中出現手腳疼痛的症狀,可能是由於藥物副作用、神經傷害等原發疾病因素引起。也有可能是繼發感染、骨與關節損害等肺結核併發症導致。

肺結核患者在遵醫囑服用抗結核藥物治療的過程中出現手腳疼痛的症狀,可能是由於藥物副作用、神經傷害等原發疾病因素引起。也有可能是繼發感染、骨與關節損害等肺結核併發症導致。

原發疾病因素

藥物副作用

如立汎黴素(Rifampicin)可使血液中的紅血球破壞加快而發生貧血,也可表現為四肢痠痛;Isoniazid(INH)可對神經系統產生毒性作用,從而誘發末梢神經炎,表現出雙手麻木、針刺感、燒灼樣疼痛或手腳疼痛等症狀。此時建議及時告知醫生,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方案,症狀嚴重者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甲鈷胺(Mecobalamin)營養神經。

神經傷害

若患有脊髓結核、肺門淋巴結核的肺結核患者在服藥過程中出現手腳疼痛的情況,則可能與藥物無關,而是因為結核桿菌侵犯了支配手和腳感覺神經的通路所致。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檢查明確診斷,並積極進行針對性治療。

繼發感染

如果肺結核患者本身存在糖尿病、高血壓等基礎性疾病,或者長期應用類固醇,可能會增加細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風險,進而影響身體健康,出現手腳疼痛的現象。此時需及時就醫查明原因後進行針對性處理,如遵醫囑使用阿莫西林(Amoxicillin)、希復欣敏(Cefixime)分散片等抗生素類藥物控制感染。

骨與關節損害

部分肺結核患者因結核分枝杆菌侵犯骨骼系統而導致骨與關節損害,可能出現胸膜固定、夜間盜汗、消瘦、乏力以及手腳疼痛等症狀。一般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Glucosamine sulfate(硫酸鹽葡萄糖胺)、復方環磷醯胺片等藥物延緩病情進展,必要時可透過手術方法矯正畸形、清除死骨等。

此外,少數肺結核患者還可能存在腫瘤病變,也會出現上述情況。對此需完善CT等相關檢查以明確診斷,確診為肺癌後可以視情況進行化療、放療等綜合治療。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防護措施,避免傳染他人。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