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試是什麼肺結核

分類: 呼吸道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9
在臨床上做皮內試驗是診斷結核菌感染最常用、簡便的方法之一。如果出現皮膚發紅或硬結直徑小於5mm時,則為陰性結果;而當皮膚發紅或硬結的範圍大於5mm,並且<2cm時,則提示陽性可能;若區域性皮膚發紅或硬結的範圍>2cm或有水泡和壞死等嚴重反應時,則可判定為強陽性。

在臨床上做皮內試驗是診斷結核菌感染最常用、簡便的方法之一。如果出現皮膚發紅或硬結直徑小於5mm時,則為陰性結果;而當皮膚發紅或硬結的範圍大於5mm,並且<2cm時,則提示陽性可能;若區域性皮膚發紅或硬結的範圍>2cm或有水泡和壞死等嚴重反應時,則可判定為強陽性。

此時患者需要及時就醫進行痰液檢查,若發現抗酸染色陽性,即可確診為活動性肺結核。此外,還需結合患者的臨床症狀來綜合判斷。通常情況下,活動性肺結核可分為以下幾種型別:一、肺結核

浸潤型肺結核

患者常表現為咳嗽、咳少量白色黏液痰,偶有輕微發燒及乏力等症狀,病變侷限後可無明顯症狀。

空洞型肺結核

早期可僅見咳嗽、咳血、盜汗、食慾不振、身體消瘦等症狀,隨著病情發展,還可伴有胸痛、呼吸困難、持續高燒等情況。

結核球

常見於成人,主要表現為咳嗽、咳少量膿痰、痰中帶血、午後低燒、盜汗以及體重減輕等症狀。

乾酪樣肺炎

起病急驟,患者會出現寒顫、高燒、胸痛、鐵鏽色樣咳嗽、咳大量粉紅色泡沫樣痰等症狀。

肺外結核

常見的包括淋巴結核、骨與關節結核、腸結核、男性附睪結核、女性卵巢結核等多種疾病。

建議懷疑患有肺結核的人群前往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完善相關檢查並給予針對性治療,如遵醫囑使用立汎黴素(Rifampicin)、Isoniazid(INH)、吡嗪醯胺片等藥物進行聯合治療。同時日常生活中還要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影響到疾病的恢復。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