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肺結核患者由於病程長、病情輕、反覆發作或經常漏診而出現焦慮不安等不良情緒。因此需要給予心理支援和生活照顧,如注意營養補充、遵醫囑用藥治療、定期複查、避免傳染他人。
長期肺結核患者由於病程長、病情輕、反覆發作或經常漏診而出現焦慮不安等不良情緒。因此需要給予心理支援和生活照顧,如注意營養補充、遵醫囑用藥治療、定期複查、避免傳染他人。
心理方面
1.鼓勵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肺結核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呼吸系統傳染病,只要堅持早期、聯合、規律、適量、全程使用抗結核藥物治療,大部分可以治癒且預後良好。所以要耐心做好患者的解釋工作,消除其恐懼心理,並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正規的治療。
2.觀察並記錄患者的症狀與體徵:如果患者有咳嗽咳痰加重、咳血等症狀時,應及時通知醫生,以便於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3.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勞逸結合,適當參加文體活動,戒菸戒酒,保持心情舒暢,有助於加強免疫力,促進身體盡快恢復。
飲食及生活方面
合理安排膳食結構
給予高蛋白、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以滿足身體對各種維生素的需求,提高抵抗力。
2.遵醫囑足量、足療程用藥:常用的抗結核藥物有立汎黴素(Rifampicin)、Isoniazid(INH)、吡嗪醯胺片、孟表多(Ethambutol)等,不可隨意停藥或加減劑量,以免影響療效甚至導致抗藥性發生。
定期複診
一般建議每三個月左右複查一次,評估治療效果以及是否產生副作用。
預防措施
肺結核主要透過呼吸道傳播,故應將患者隔離居住在通風良好的單人房間,盡量減少與其他人的接觸,更不能面對面聊天或者共餐;平時用過的餐具、衣物、被褥等均需經過消毒處理後再用,以防感染他人。
此外,還要積極鍛鍊身體,提高自身免疫力,防止肺結核復發。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