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治療期間怎麼養生

分類: 呼吸道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9
肺結核患者在進行積極、有效的抗結核治療過程中,可以透過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營養供應,以及保持良好的心態等方式來促進疾病恢復。同時還需要遵醫囑定時、定量使用藥物,並且注意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

肺結核患者在進行積極、有效的抗結核治療過程中,可以透過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營養供應,以及保持良好的心態等方式來促進疾病恢復。同時還需要遵醫囑定時、定量使用藥物,並且注意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

充足休息

由於肺結核屬於一種消耗性疾病,在患病期間需要及時補充身體所需的多種營養物質,包括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等,還要增加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的攝入量,如多吃瘦肉、雞蛋、牛奶、蘋果、菠菜等食物。另外,要注意避免過度勞累或熬夜,以免加重病情。

良好心態

建議肺結核患者要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疾病,平時可以適當參加一些戶外活動,比如打太極拳、散步等,能夠加強免疫力並放鬆心情。如果情緒不佳,也可透過聽音樂、看書等方式轉移注意力。

規範用藥

1.利福平(Rifampin):常見的副作用為肝功能傷害,因此用藥期間需定期複查肝腎功能。

2.異煙肼(Isoniazid):可能會對周圍神經產生一定的損害,部分患者可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少數患者還會出現神經系統症狀,如手腳麻木等,一般停藥後上述症狀即可消失。

吡嗪醯胺

服用此藥物有可能會出現肝臟毒性,因此在用藥前和用藥期間均應監測肝腎功能。

乙胺丁醇

常見副作用為視物模糊,多數患者在停藥後視力會逐漸恢復正常,但也有個別患者視力無法完全恢復而留有後遺症。

5.鏈黴素(Streptomycin):常見的副作用是聽力下降,嚴重者甚至可引起耳聾,故用藥期間應注意監測聽力情況。

密切觀察

若發現患者出現嚴重的毒副反應時,應及時告知醫生並遵醫囑停藥。此外,還需觀察患者的體溫變化、是否出現咳嗽咳痰、盜汗、咳血等情況,以便於早期發現耐藥結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情況。

對於確診為肺結核的患者而言,一定要堅持規律服藥、全程用藥、適量用藥和聯合用藥的原則,才能夠有效控制病情進展。通常經過系統、規範的抗結核治療之後,患者的臨床症狀可以得到明顯改善,但是病灶吸收速度因人而異,所以具體時間不能確定。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