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檢查沒有肺結核抗體

分類: 呼吸道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9
如果想要明確是否患有肺結核,需要透過檢測血清中的抗結核抗體進行輔助判斷。但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抗結核抗體的產生速度較慢,因此其敏感性較低,特異性較高,通常不能作為確診依據。臨床上常用的方法包括結核菌素試驗、γ-干擾素(Interferons)釋放試驗以及影像學檢查等。

如果想要明確是否患有肺結核,需要透過檢測血清中的抗結核抗體進行輔助判斷。但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抗結核抗體的產生速度較慢,因此其敏感性較低,特異性較高,通常不能作為確診依據。臨床上常用的方法包括結核菌素試驗、γ-干擾素(Interferons)釋放試驗以及影像學檢查等。

結核菌素試驗

也稱為PPD皮膚試驗,在前臂注射結核菌素後48-72小時觀察結果。若出現陽性反應且直徑≥5mm,則為強陽性,提示可能患活動性肺結核或曾經感染過結核桿菌。而陰性反應則僅說明未曾感染過結核桿菌或接種卡介苗(BCG)成功。此外,部分患者可能出現水泡破潰的情況,應注意保持區域性清潔乾燥,並遵醫囑使用紅黴素(Erythromycin)軟膏塗抹患處以預防感染。

2. γ-干擾素(Interferons)釋放試驗:是利用已知的結核桿菌抗原刺激身體產生γ-干擾素(Interferons)水平升高的方法來診斷結核病的一種替代試驗。該試驗不受結核感染時間長短的影響,也不依賴於既往的結核疫苗接種史,靈敏度和特異度均高於結核菌素試驗,可作為結核分枝杆菌感染早期快速診斷的重要補充手段之一。

影像學檢查

主要包括X光胸片及胸部CT檢查,其中胸部CT檢查對於肺部病變顯示更為清晰,可以發現肺內有圓形或橢圓形的斑點狀陰影、大片濃密浸潤影、邊緣模糊不清的雙肺大片實變影或者伴有空洞形成等徵象,有助於肺結核的確診。

綜上所述,雖然上述幾種方式均可幫助判斷是否存在肺結核,但是由於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建議懷疑自身患有肺結核的人群及時就醫完善相關檢查進一步明確診斷。而對於已經確診肺結核者應儘早接受正規治療,常用的藥物包括立汎黴素(Rifampicin)、孟表多(Ethambutol)等。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