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早期的粟粒性肺結核患者來說,在治療上主要以抗結核藥物為主。常用的一線抗結核藥物有異煙肼(Isoniazid)、利福平(Rifampin)、吡嗪醯胺、鏈黴素(Streptomycin)等,其中異煙肼(Isoniazid)和利福平(Rifampin)是常用的兩種藥物。另外,如果患者的肝功能受損嚴重,則需要使用二線抗結核藥物進行治療,如乙胺丁醇。
對於早期的粟粒性肺結核患者來說,在治療上主要以抗結核藥物為主。常用的一線抗結核藥物有異煙肼(Isoniazid)、利福平(Rifampin)、吡嗪醯胺、鏈黴素(Streptomycin)等,其中異煙肼(Isoniazid)和利福平(Rifampin)是常用的兩種藥物。另外,如果患者的肝功能受損嚴重,則需要使用二線抗結核藥物進行治療,如乙胺丁醇。
一線抗結核藥物
1.異煙肼(Isoniazid):可以抑制結核菌酸基代謝酶,透過干擾細胞的正常代謝而起到殺菌作用,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在臨床上主要用於初發及晚期潛伏期的肺結核病患者,也可用於其他器官組織中的結核病患者。
2.利福平(Rifampin):屬於一種合成廣譜抗菌藥,其作用機制主要是與RNA聚合酶結合,使RNA聚合酶失活,阻斷了細菌的繁殖能力。因此該藥可用於對多種抗生素耐藥的結核桿菌感染所致疾病的治療。
吡嗪醯胺
是一種抑菌劑,具有殺滅結核分枝杆菌的作用,尤其對於一些難治性的肺結核效果較好。
4.鏈黴素(Streptomycin):為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可阻礙細菌蛋白質的合成,從而發揮抗菌作用。但由於該藥的毒副作用較大,所以臨床應用受到一定限制。
二線抗結核藥物
當上述幾種藥物不能有效控制病情時,通常需聯合使用乙胺丁醇來改善症狀,因為該藥不易產生抗藥性且不良反應較少。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此類藥物均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所以在用藥期間一定要嚴格遵照醫囑執行,並定期複查血常規、肝腎功能等檢查專案。一旦出現明顯不適症狀,要及時告知醫生並進行相關處理。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