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檢查能夠查出肺結核

分類: 呼吸道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9
如果想要確診是否患有肺結核,可以透過臨床症狀、流行病學史進行初步判斷。之後需要透過相關輔助檢查明確診斷,比如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等一般檢查,以及影像學檢查、病理結果等特殊檢查。

如果想要確診是否患有肺結核,可以透過臨床症狀、流行病學史進行初步判斷。之後需要透過相關輔助檢查明確診斷,比如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等一般檢查,以及影像學檢查、病理結果等特殊檢查。

一般檢查

臨床症狀

肺結核患者通常會出現一些共性症狀,比如長期或反覆咳嗽、咳血痰或低燒等,對於存在肺結核的早期診斷具有一定意義。但僅憑症狀無法確診肺結核,還需要結合其他檢查結果來綜合分析。

流行病學史

近期接觸過肺結核患者,或者共同生活、工作、學習過,則患肺結核的可能性會增加。如果有結核患者的密切接觸史,尤其是與活動性肺結核的直接接觸,是罹患肺結核的重要感染途徑。

特殊檢查

一般檢查

主要包括體溫測量、脈搏觸診、血壓測量、淋巴結觸診等內容,必要時可以進行PPD皮膚試驗,即常說的結核菌素皮試。如果48-72小時後區域性出現紅潤甚至水泡,周圍有偽足反應,伴有全身淋巴結腫大及午後低燒、乏力、盜汗等症狀,可提示可能患肺結核。

影像學檢查

常用的是X光胸片和CT檢查,主要觀察肺部病變情況,發現肺內病灶呈淡薄雲霧狀模糊陰影、邊緣不清、密度較均勻且分佈不均等特點,常提示可能存在肺結核。另外還可以選擇ECT檢查,其原理為利用放射性核素標記抗人結核藥物顯像劑注射到人體後,測定各器官攝取該類物質的情況,從而瞭解肺組織對藥物的吸收情況,有助於肺結核的確診。

病理結果

主要是透過支氣管鏡下活檢,若在顯微鏡下看到結節狀肉芽腫或壞死性肉芽腫,並伴有增生性淋巴細胞、漿細胞浸潤,以及乾酪樣壞死等情況,也可以幫助確診肺結核。

此外,在臨床上還可透過結核分枝杆菌培養、抗體檢測等方式進一步確診肺結核。一旦確診肺結核要積極治療,避免延誤病情。常用的治療方法是以藥物治療為主,常用立汎黴素(Rifampicin)、Isoniazid(INH)、孟表多(Ethambutol)等藥物進行聯合治療。同時注意適當休息,加強營養支援,戒菸戒酒,遵醫囑按時按量用藥,定期複查。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