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篩查通常是指透過各種檢查手段來判斷是否患有肺結核。如果懷疑自身感染了肺結核,可以到醫院進行結核菌素試驗、PPD皮膚試驗、X光胸片或胸部CT等常規檢查,也可以進行病原學檢查,包括痰塗片抗酸染色鏡檢和結核分枝杆菌培養。
肺結核篩查通常是指透過各種檢查手段來判斷是否患有肺結核。如果懷疑自身感染了肺結核,可以到醫院進行結核菌素試驗、PPD皮膚試驗、X光胸片或胸部CT等常規檢查,也可以進行病原學檢查,包括痰塗片抗酸染色鏡檢和結核分枝杆菌培養。
常規檢查
PPT皮膚試驗
也稱為純蛋白衍化物試驗,在上臂皮內注射結核菌蛋白衍化物後觀察48-72小時,區域性硬結的範圍大小以及有無水泡、偽足等現象,可初步判斷是否存在結核感染的情況。
X光胸片或胸部CT
早期肺結核病變不典型,容易漏診和誤診,因此對於具有可疑症狀的人群需要做胸部影像學檢查,如X光胸片或者胸部CT,若發現肺部邊緣模糊不清伴斑點狀陰影時,則高度懷疑是活動性肺結核。
病原學檢查
1.ANTI-TB抗體檢測:是一種快速診斷方法,可以在感染後的數天內檢測出來,但不能區分活動性和既往感染。
痰塗片抗酸染色鏡檢
取患者痰液置於抗酸染色顯微鏡下觀察,找到抗酸陽性結核分枝杆菌可確診為肺結核。
結核分枝杆菌培養
採集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淋巴結穿刺液及組織標本接種在含有含低營養瓊脂平板上,放在二氧化碳環境中培養,每週觀察一次,連續3次以上見到結核分枝杆菌生長者即可確診。
分子生物學技術檢測
採用聚合酶鏈反應(PCR)技術對開放讀碼框(rRNA)基因擴增,敏感性高,可用於臨床標本中結核分枝杆菌的早期診斷。
此外,還有結核分支桿菌核酸測定、γ干擾素(Interferons)釋放試驗等也可用於輔助診斷肺結核。由於肺結核屬於一種慢性傳染性疾病,一旦患病應積極治療,避免病情加重而出現咳血、呼吸困難等症狀,甚至還會危及生命安全。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