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懷疑自身存在肺結核潛伏感染的情況,可以透過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等進行初步判斷。必要時需要做細菌培養以及病理學檢測明確診斷。
如果懷疑自身存在肺結核潛伏感染的情況,可以透過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等進行初步判斷。必要時需要做細菌培養以及病理學檢測明確診斷。
臨床表現
對於肺結核潛伏感染者而言,在臨床上通常沒有典型症狀,但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低燒、乏力、盜汗等症狀。由於個體差異較大,不同患者的症狀可能並不相同,所以不能單純透過臨床表現來確診疾病。
實驗室檢查
可以到醫院抽血化驗,主要是針對HIV抗體和T淋巴細胞亞群進行分析。如果同時伴有HIV抗體陽性,則提示患有愛滋病合併肺結核,而T淋巴細胞數量明顯降低則說明正處於活動性肺結核階段。此外還可以對PPD試驗結果進行觀察,如果PPD試驗為陰性,則可基本排除肺結核的感染。
影像學檢查
主要包括X光胸片或者CT檢查,若僅表現為雙肺紋理增多或模糊,則可能是既往發生過肺結核導致。但如果還出現了斑片、索條影,則考慮是活動性的肺結核。因此在進行影像學檢查的同時還需要結合個人病史來進行綜合分析。
細菌培養及病理學檢測
若經上述檢查後仍無法確定是否患病,則需取分泌物進行細菌培養,還可採取支氣管鏡的方法取得活體組織標本,並送至病理科進行病理學檢查。如果發現抗酸染色陽性結果,則可作為輔助依據幫助確診疾病。
建議平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與他人共用餐具或毛巾等物品,以免增加傳染風險。另外還要注意加強鍛煉,如慢跑、打球等,能夠提高身體免疫力,幫助身體健康。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