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吃藥還會吐血嗎

分類: 呼吸道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9
肺結核患者在遵醫囑服用抗結核藥物後,通常不會再出現吐血的情況。但如果存在嚴重肝傷害,則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此時則有可能再次出現吐血的症狀。

肺結核患者在遵醫囑服用抗結核藥物後,通常不會再出現吐血的情況。但如果存在嚴重肝傷害,則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此時則有可能再次出現吐血的症狀。

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系統傳染病,而常見的抗結核藥物主要包括Isoniazid(INH)、立汎黴素(Rifampicin)等。上述藥物屬於廣譜抗生素類的西藥,在使用期間一般不會對胃腸道造成刺激性反應,也不會引起吐血的現象發生。

如果肺結核患者未按照醫生指導足量、規律地用藥治療,並且本身患有嚴重的肝臟疾病時,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等,由於長期大量服用抗結核藥物,可導致身體受到強烈的免疫反應,從而誘發肝細胞壞死和發炎反應,進一步加重肝臟負擔,甚至會導致肝功能受損,引發黃疸、腹水等症狀,此時就可能出現吐血症狀。

建議肺結核患者及時前往醫院就診檢查,明確病因並積極進行針對性處理。同時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以免影響身體恢復。另外還要定期複查,隨時關注疾病的進展。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