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咳嗽幾周後進行肺結核的檢查,並不能確定是否患有該疾病。因為導致患者出現長期咳嗽的原因較多,如感冒、肺炎等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以及支氣管擴張症、肺膿腫等非感染性因素。此外,如果自身免疫功能較差或存在腫瘤細胞侵犯肺部的情況時,也可能引起上述症狀。
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
普通感冒
由於細菌或病毒感染刺激呼吸道黏膜,可引發咽喉疼痛、咳痰、流鼻涕等症狀,若未及時治療或病情遷延不愈,則可能發展為兩週以上仍持續存在的咳嗽現象。但此時通常不存在傳染性且預後較好,一般無需過於擔心。
肺炎
當病毒或細菌等病原體侵襲肺部組織時,可誘發發炎反應,表現為發燒、乏力、食慾減退及劇烈乾咳或者咳少量白色黏液痰的症狀,隨病情進展還可伴有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若未能及時接受規範治療則可能導致上述情況發生,建議遵醫囑使用阿莫西林(Amoxicillin)、利巴韋林(Ribavirin)等藥物控制感染。
3.其他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除上述常見原因外,百日咳、慢性咽炎、急性支氣管炎等疾病也可導致此類情況出現,需完善相關檢查明確診斷並積極處理。
非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
過敏性氣喘
吸入花粉、塵蟎等物質後可引發身體過度免疫反應,出現喘息、氣促、胸悶和陣發性連續性咳嗽的現象,嚴重者還可能出現呼吸困難甚至休克等情況。對此應立即脫離所處環境,必要時遵醫囑應用氯雷他定(Loratadine)、勝克敏(Cetirizine)滴劑等藥物緩解。
變異性氣喘
主要由遺傳因素決定,當受到冷空氣、油煙等外界刺激時即可發病,典型症狀即為發作性喘息、咳嗽、胸悶和呼吸困難等不適感,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欣流(Montelukast)咀嚼片、布地奈德(Budesonide)福莫特羅(Formoterol)等藥物治療。
3.其他非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如胃食道逆流、心功能不全、肺癌等多種疾病均可導致類似症狀,需完善血常規、胸部X光或CT等檢查以明確病因。
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類風溼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等疾病,病變累及上呼吸道時會出現較為明顯的咳嗽表現,同時還伴有晨僵、關節畸形等異常現象。確診後應在專業醫生指導下應用Methotrexate ( MTX )、環孢素(Cyclosporine)等藥物治療。
腫瘤性疾病
如果既往身體健康狀況良好,近期頻繁出現上述不適症狀,還需考慮惡性佔位性病變的可能,如肺癌等。因癌細胞侵襲周圍組織而影響正常生理活動,所以會導致此現象發生。對此需要儘快透過纖維支氣管鏡、病理學活檢等方式予以排查,一經確診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手術切除、放療、化療等綜合性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