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是由於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導致的肺部疾病,肺結核晚期可出現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狀,以及咳血、盜汗、營養不良等症狀。若患者存在二尖瓣、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或狹窄等基礎心臟病變時,在晚期還可出現相應併發症的症狀。
呼吸系統症狀
咳嗽、咳痰
肺結核早期可能僅表現為輕微咳嗽,隨著病情進展,病灶對支氣管黏膜造成刺激,進而加重咳嗽程度,並且逐漸從乾咳變為溼性咳嗽。如果合併有細菌感染的情況,則可能出現咳黃膿痰的表現。當肺結核破壞肺組織,影響肺功能時,可導致運動耐力下降,出現氣短、喘息和呼吸困難等症狀。
咳血
咳血通常為暗紅色血液,常見於中心型肺癌的結核部分急性期,常因中心壞死區血管破裂所致,也可能與劇烈活動後血壓增高,使小動脈破裂出血有關。
胸痛
多數情況下與腫瘤生長的位置相關,比如腫瘤位於胸膜附近或者直接浸潤胸膜時,可引起局限性疼痛感,而腫瘤位於肺尖部則可表現為銳痛,呈放射樣刺痛,有時伴有上胸部鈍痛及不適感覺。
其他
肺結核晚期可累及其他器官組織,從而出現相應的症狀,如聽診時雙肺底可聞及明顯的細溼囉音;合併低血鉀症時,可伴隨四肢無力、腹脹、心率減慢、腎盂積水等症狀;若同時患有糖尿病,還可能會出現多飲、多尿、消瘦、乏力等症狀。
心血管系統症狀
肺結核晚期若併發了肺源性心臟病,可出現右心衰竭表現,包括肝大、肝區疼痛、腹水、水腫、靜脈壓增高等,嚴重者還會發生昏迷。
腦、骨骼系統症狀
肺結核晚期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繼發各種嚴重的臟器損害及功能障礙,若結核分枝杆菌侵襲顱內神經中樞,可誘發癲癰發作,甚至危及生命。此外,若結核分枝杆菌侵犯骨質,可引發骨髓炎、關節積液等。
全身症狀
肺結核晚期患者由於長期消耗,可出現體重減輕、乏力、貧血、女性月經失調或閉經、兒童發育遲緩等症狀。
因此,一旦確診肺結核應儘早開始治療,越早治療預後越好。建議遵醫囑足量、全程使用利福平(Rifampin)、Isoniazid(INH)、吡嗪醯胺膠囊、硫酸鏈黴素(Streptomycin Sulfate)等抗結核藥物進行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