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懷疑孩子患有肺結核,可以透過臨床症狀、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查等進行初步判斷。但想要確診為肺結核,則需要結合病理學檢測,在明確診斷後可以採取針對性措施治療。
如果懷疑孩子患有肺結核,可以透過臨床症狀、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查等進行初步判斷。但想要確診為肺結核,則需要結合病理學檢測,在明確診斷後可以採取針對性措施治療。
臨床症狀
發燒
由於肺部存在發炎感染,所以會導致身體產熱大於散熱,從而引起發燒現象,並且還會伴隨食慾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狀。
咳嗽和咳痰
若病灶比較廣泛而嚴重,可能會導致支氣管分泌物積聚,繼而出現刺激性乾咳或膿性痰液的症狀。
盜汗
由於體內的結核分枝杆菌較多,可使身體代謝速度加快,容易出汗增多的現象。
其他情況
如果孩子的免疫功能低下,還可能出現體重下降、反覆的呼吸道感染等情況。
影像學檢查
一般情況下,早期肺結核在X光檢查時無明顯異常表現,隨著病情發展則可能呈現為斑片、雲霧狀陰影,而且邊緣模糊不清。當病變範圍較大時,還可表現為兩肺紋理增多、變粗、模糊,以及有網格樣改變等現象。
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檢查
若體內存在發炎反應,則可能導致白血球總數及嗜中性球增高,提示可能存在細菌混合感染的情況。
結核菌素試驗
是定性和定量研究結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一種方法,主要是通過觀察注射部位硬結直徑大小來判定是否存在抗核抗體。
PCT檢查
主要針對兒童感染性疾病作出快速診斷,如肺炎鏈球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其結果呈陽性反應,陰性表示未發生感染。
病理學檢測
通常是指活組織檢查,即將針頭插入到肺內取一小塊組織進行化驗,以確定是否存在結核分枝杆菌感染。
其他方面
對於疑似肺結核的孩子,必要時可以選擇接種PPD皮膚試驗,即卡介苗(BCG)試驗,7-9天之後觀察注射部位的表現,若未出現紅腫、水泡、潰瘍等現象,則說明未感染結核分枝杆菌。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防護措施,避免與患兒密切接觸,以免增加患病風險。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