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懷疑自身患有肺結核疾病時,需要到醫院進行一系列的檢查。常用的檢查專案包括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等,如痰液檢查、X光檢查、CT檢查、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等。透過上述檢查可以判斷患者是否出現肺結核的相關症狀,並且對疾病的診斷和鑑別也有一定的作用。
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
若發現白血球總數正常或增高,嗜中性球比例增多,則提示可能患活動性肺結核;若白血球減少則可能是乾酪樣肺炎或急性粟粒型肺結核的表現;若淋巴細胞相對增加,則可能是肺結核合併肺部真菌感染的表現。
病原學檢查
主要包括結核分枝杆菌培養以及抗酸染色塗陽標本中的直接鏡檢、結核分枝杆菌DNA檢測,其中結核分枝杆菌培養時間長,但陽性率低。抗酸染色鏡檢操作簡單、快速,易於開展,是臨床常用的一種初篩方法,敏感性和特異性均較高。
免疫學檢查
主要包括γ-干擾素(Interferons)釋放試驗、結核抗體檢測及ELISA法檢測血清中抗結核抗體,該類檢查可輔助早期肺結核的診斷。
腫瘤標志物檢查
由於部分肺結核可能會併發肺癌,因此可透過腫瘤標志物檢查來排除肺癌的可能性。
影像學檢查
X光檢查
早期一般無異常發現,當病變發展後可見病變部位有斑片狀或大片陰影,邊緣模糊不清,密度不均勻,其中有融合現象,而且常有捲髮徵,即散在或多灶性的圓形薄壁空洞形成。此外還可觀察肋骨架是否有變化,以及縱膈向患側移位的程度。
X光透視下支氣管造影
通常採用空氣作為對比劑,在X光透視下經口腔插管至一側主支氣管,使空氣進入兩側細小支氣管,然後拍攝胸部攝片,以瞭解各段支氣管的通暢情況。
CT檢查
尤其是高分辨率CT(HRCT),不僅能顯示肺內病灶的分佈情況,還能顯示出肺門區腫大的淋巴結以及肺內病灶與腫大淋巴結的關係,有助於肺結核的診斷。
病理學檢查
取活組織做病理切片檢查,可進一步明確結核分枝杆菌的存在及其變異種型,同時還可以與其他細菌性肺炎相鑑別。
其他檢查
必要時可以透過纖維支氣管鏡檢查來確定結核分枝杆菌是否存在。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