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潛伏期患者

分類: 呼吸道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9
肺結核是指由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肺結核的潛伏期平均為4-8周。如果懷疑自己有肺結核,建議到醫院進行相關的檢查明確診斷。

肺結核是指由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肺結核的潛伏期平均為4-8周。如果懷疑自己有肺結核,建議到醫院進行相關的檢查明確診斷。

原因

初次感染

如果是第一次感染結核分枝杆菌,通常不會立即發病,因為人體在首次感染後會產生特異性的細胞免疫反應,以清除病原體,在此過程中病菌被殺滅而不能致病,所以會處於潛伏狀態。

再次感染

當身體免疫力下降時,已從潛伏期恢復的結核分枝杆菌可能再度活躍並引起活動性肺結核,如嬰幼兒時期未患過結核病,成年後可能會因再次感染而導致肺結核。

治療不規則或中斷

若在使用抗結核藥物期間出現漏服、少服等情況,則可能導致結核分枝杆菌繁殖而不被抑制,從而導致病情反覆或者復發。

症狀

大多數肺結核患者的臨床表現並不典型,主要表現為咳嗽、咳痰等非特異性症狀,部分患者還會伴有低燒、盜汗、乏力等症狀。

治療

肺結核是一種慢性傳染性疾病,需要遵醫囑足量、全程、規律用藥,常用的抗結核藥物包括立汎黴素(Rifampicin)、孟表多(Ethambutol)等。此外,還需要注意營養支援以及生活護理等。

預防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個人防護,避免與患有肺結核的人密切接觸,同時還要加強運動,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另外,定期體檢也能夠及早發現是否患有肺結核。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