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沒有結核菌怎麼治療

分類: 呼吸道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9
如果患者經過痰培養檢查未發現結核桿菌,並不能說明其不患肺結核。因為部分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或應用類固醇、抗腫瘤藥物等抑制了細胞免疫力,導致身體對結核菌的反應性降低,從而出現無結核桿菌的情況。此時需要透過影像學檢查以及實驗室檢查來確診是否患有肺結核。

如果患者經過痰培養檢查未發現結核桿菌,並不能說明其不患肺結核。因為部分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或應用類固醇、抗腫瘤藥物等抑制了細胞免疫力,導致身體對結核菌的反應性降低,從而出現無結核桿菌的情況。此時需要透過影像學檢查以及實驗室檢查來確診是否患有肺結核。

影像學檢查

胸片

正常情況下感染肺結核後在胸片上會表現為斑片、雲霧狀陰影或邊緣模糊不清的空洞樣改變,還可能觀察到淋巴結腫大等情況,但有時由於病情較輕而不容易被發現,因此建議做2-3次不同時間的複查。

CT

CT對於肺部病變顯示比較清楚,在早期時可發現肺內有小片影或者小結節灶,密度比較高且邊界清晰,隨著病情發展病灶周圍會出現明顯的高氣徵,甚至還會伴隨胸膜下新月形透光區的表現。

實驗室檢查

結核菌素試驗

即PPD試驗,是將結核毒素注射到皮膚中以檢測是否有過敏反應的一種方法,通常48-72小時觀察結果,若區域性硬結直徑大於5mm提示陽性,表明可能曾經接種過卡介苗(BCG)或是活動性肺結核。

血常規

當發生肺結核後會導致體內炎性介質增多,進而刺激體溫調節中樞引起發燒現象,所以進行血常規檢查還可觀察到白血球總數和(或)分類計數增高,同時C反應蛋白(CRP)也會明顯升高。

結核抗體檢測

主要是利用酵素聯結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受試者血清中的抗結核抗體水平,以此判斷是否存在肺結核的可能性。

其他

還可以透過γ干擾素(Interferons)釋放試驗、結核菌反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等方式輔助診斷肺結核。

其他方面

如果經上述檢查後明確為肺結核,則需要及時遵醫囑使用立汎黴素(Rifampicin)、異煙肼(Isoniazid)等抗結核藥進行治療,同時還應保證營養充足,避免疾病加重。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