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患者既往有明確的肺結核病史,在治療不規範或病情遷延不愈的情況下,可能會導致肺內出現慢性發炎反應灶。當身體免疫力下降時,就可引起肺部細菌性感染,而形成肺結核合併腦結核的情況。此時需要積極進行抗結核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抗結核藥物治療
1.利福平(Rifampin):屬於一線抗結核藥物之一,對結核桿菌具有殺菌作用,常用於初治各型結核病患者的治療。
2.異煙肼(Isoniazid):也屬於一線抗結核藥物之一,其抗菌機制是抑制細胞壁的合成,可用於各型結核病的治療。
吡嗪醯胺
為一種抑菌藥,可以干擾結核菌酸底物的生物合成,從而發揮殺菌作用,主要用於耐鹼難治型肺結核及各種結核病的強化期治療。
4.鏈黴素(Streptomycin):是一種氨基糖苷類抗生素,透過阻礙蛋白質合成而起到殺菌作用,可用於各型結核病的治療。
乙胺丁醇
屬於人工喹諾酮類抗結核藥物,可透過抑制結核菌DNA的合成而發揮殺菌作用,適用於多種結核病的治療。
6.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屬於喹諾酮類抗生素,透過抑制細菌RNA的合成而發揮作用,可用於多種結核病的治療。
莫西沙星
屬於廣譜抗生素類藥物,可透過阻斷拓撲酶的功能而發揮作用,可用於多種結核病的治療。
其他藥物
對於部分非典型抗結核藥物,如孟表多(Ethambutol)、愛黴素(Amikacin)、頭孢曲松(Ceftriaxone)等也可選擇應用,以幫助控制病情進展。
手術治療
若患者因結核中毒症狀嚴重,伴有顱內壓增高以及腦積水等情況,則需及時採取外科手術方法進行治療,如腦脊液分流術、腦室腹腔引流術等。
其他措施
在使用上述藥物治療的同時,還需要注意加強營養支援,並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以促進身體恢復。另外,還需遵醫囑定期複查,評估疾病恢復情況。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