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結核與肺結核的用藥並不完全相同。腸結核主要是由於感染結核桿菌導致的腸道病變,而肺結核是由於感染結核桿菌引起的肺部疾病,雖然均屬於結核病,但發病部位不同、症狀不同、治療方式也有所不同。
腸結核與肺結核的用藥並不完全相同。腸結核主要是由於感染結核桿菌導致的腸道病變,而肺結核是由於感染結核桿菌引起的肺部疾病,雖然均屬於結核病,但發病部位不同、症狀不同、治療方式也有所不同。
發病部位不同
發病部位
腸結核主要累及小腸,以回盲部常見;肺結核可發生於肺內任意部位,常好發在肺尖、下葉以及中葉。
臨床表現
腸結核患者常見的症狀為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症狀,還可能出現咳嗽、咳痰、咳血等症狀。肺結核患者最常見的症狀是咳嗽、咳痰,還可出現發燒、盜汗、乏力、食慾減退等症狀。
症狀不同
抗結核藥物
腸結核需要遵醫囑使用立汎黴素(Rifampicin)、Isoniazid(INH)、吡嗪醯胺片等進行抗結核治療。肺結核則需應用孟表多(Ethambutol)、硫酸鏈黴素(Streptomycin Sulfate)、注射用愛黴素(Amikacin)等藥物進行治療。
療程長短
腸結核一般比肺結核的療程要短一些,因為腸結核患者的腸功能恢復得比較快,而且腸結核屬於外源性傳染,不像肺結核那樣具有較強的傳染性。
預後情況
如果經過積極有效的治療,腸結核通常可以得到治癒,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的影響。但如果肺結核得不到及時控制,可能會引起呼吸困難、胸悶氣短等情況,並且還會增加惡性腫瘤的發生機率。
其他區別
腸結核患者會出現明顯的消瘦、貧血等現象,而肺結核患者會出現明顯的體重增加、水腫等現象。
建議確診腸結核或肺結核的患者,前往醫院結核科就診,完善相關檢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藥物治療,如利福平(Rifampin)等。在生活中還需要注意飲食衛生,避免進食不乾淨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