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系統傳染病,在治療結束後還需要繼續用藥1-2個月的時間進行鞏固治療。常用的藥物有異煙肼(Isoniazid)、利福平(Rifampin)、吡嗪醯胺等抗結核藥物,也可以使用中藥輔助治療。如果患者出現抗藥性或者病情反覆的情況,則需要延長服藥時間。
抗結核藥物
1.異煙肼(Isoniazid):可以抑制結核分枝杆菌的細胞壁合成,從而起到殺菌作用,可用於初治各型肺結核及肺外結核病的治療。常見的不良反應為周圍神經炎,患者可遵醫囑服用維生素B6緩解症狀。
2.利福平(Rifampin):屬於一種半合成廣譜抗菌類藥物,其主要的作用機制是干擾細菌RNA的合成,進而達到抑菌和殺菌的效果。適用於各種結核分枝杆菌所致的各種結核病,如肺結核、腎結核以及淋巴結結核等疾病。
吡嗪醯胺
是一種抑菌劑,能夠透過破壞細菌的細胞結構而發揮殺菌作用,常用於與其他抗結核藥物聯合應用,以治療肺結核。此外,該藥還可應用於其他結核病的治療,如骨與關節結核、淋巴結結核等。
乙胺丁醇
能抑制結核分枝杆菌的葉酸代謝,從而使細菌的核酸和蛋白質合成受到阻礙,最終導致細菌死亡。臨床上主要用於多種結核病的治療,如肺結核、腸結核以及結核性腦膜炎等。
5.鏈黴素(Streptomycin):對多數結核分枝杆菌具有高度活性,但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此藥。兒童需在醫生指導下謹慎使用,以免影響成長發育。
中藥
常用中成藥包括複合甘草合劑、百咳靜糖漿、強力枇杷露等止咳化痰藥物,也可使用川貝母、百合、沙參等中藥材代茶飲,有助於潤燥清熱、滋陰養血、止咳祛痰。
注意事項
對於肺結核患者來說,應注意加強營養,多吃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如雞蛋、牛奶、瘦肉等,並注意補充鈣質,避免因營養不良而導致抵抗力下降,增加肺結核復發的風險。另外,還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同時要定期複查,以便於及時發現異常情況。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