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治療中嚴重

分類: 呼吸道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9
肺結核患者在抗結核藥物治療過程中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時,則屬於比較嚴重的情況。常見的抗結核藥物有異煙肼(Isoniazid)、利福平(Rifampin)、吡嗪醯胺等,如果出現了肝功能傷害、周圍神經炎以及過敏反應等情況,則需要及時停藥。

肺結核患者在抗結核藥物治療過程中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時,則屬於比較嚴重的情況。常見的抗結核藥物有異煙肼(Isoniazid)、利福平(Rifampin)、吡嗪醯胺等,如果出現了肝功能傷害、周圍神經炎以及過敏反應等情況,則需要及時停藥。

肝功能傷害

1.異煙肼(Isoniazid):部分患者會出現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等症狀,在服用此藥期間可能會引起肝臟的損害,導致轉氨酶升高或黃疸,此時則需立即停用,並進行保肝降黃治療,如遵醫囑使用復方甘草酸苷片、穀胱甘肽(Glutathione)等藥物。

2.利福平(Rifampin):可表現為頭暈、頭痛、噁心、嘔吐、胃部不適感,還可伴有全身皮疹和皮膚瘙癢的症狀,少數人還會出現白血球下降及血小板減少的現象。若症狀較輕者,一般無需特殊處理,但若出現重度貧血、全血細胞減少,甚至休克等情況,則應立即停止用藥。

吡嗪醯胺

常見副作用為高尿酸血症,少部分人群會誘發糖尿病、肝腎功能異常,還有可能會影響神經系統,從而出現感覺障礙、麻木、刺痛等現象。一旦發生上述情況,則要立刻停藥並進行相應處理,比如出現高尿酸血症時,可以口服異嘌呤醇(Allopurinol)降低尿酸。

周圍神經炎

常表現為肢體末端針刺感、灼燒樣疼痛或者觸痛明顯,多數患者還會有肌肉無力、肌肉萎縮等症狀。通常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應用甲鈷胺(Mecobalamin)、維生素B1片等營養神經類藥物改善,同時也要注意補充鈣元素,促進骨骼恢復。

過敏反應

主要以蕁麻疹為主,表現為全身散在或瀰漫性紅色風團或紅斑,也可以是界限明顯的水腫性紫斑,且邊緣呈偽足狀凸起,頂端可見針尖大小的水泡。一旦發現應及時停藥,並根據病情給予類固醇緩解,例如地塞松(Dexamethasone)、普賴鬆(Prednisone)等。

其他

此外,還可能出現精神方面的問題,如幻覺、妄想等精神疾病症狀,或是出現癲癇發作,以及末梢神經炎、急性視網膜病變、間質性肺炎、球後視神經炎等併發症。建議患者到醫院完善相關檢查明確診斷,然後在醫生的指導下更換合適的抗結核藥物繼續治療。

因此,當肺結核患者在抗結核治療的過程中出現以上嚴重不良反應時,一定要告知醫生並及時調整用藥方案,以免延誤病情。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