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導致的慢性呼吸系統傳染病。引起肺結核常見的原因包括初次感染、再次感染以及肺內病灶播散等。
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導致的慢性呼吸系統傳染病。引起肺結核常見的原因包括初次感染、再次感染以及肺內病灶播散等。
初次感染
年齡
嬰幼兒和老年人容易發生肺結核,因為嬰幼兒免疫功能發育不完善,而老年人由於身體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受到結核菌的侵襲。
營養狀況
長期處於營養不良狀態的人群,比如經常捱餓或者患有其他消耗性疾病的人群,也易患肺結核。
基礎疾病
患有免疫缺陷性疾病的患者,如愛滋病,或應用類固醇、免疫抑制劑治療人群,因免疫力低下,更易罹患肺結核。另外,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較高,不利於細胞免疫發揮功能,因此這類人群也是肺結核好發的人群之一。
活動性肺部基礎疾病
如果存在活動性的肺部發炎,可作為肺結核發生的誘因,尤其是有空洞形成的結核病變,當結核分枝杆菌隨痰液排出時,就可能被他人吸入而造成傳播。
再次感染
指既往未曾感染過結核分枝杆菌,此次感染該細菌而導致肺結核的發生。常見於新生兒透過母嬰途徑進行垂直傳播,或者成人接種了抗結核疫苗後獲得抗體,之後與結核病人接觸而被傳染。
肺內病灶播散
正常情況下,肺內的陳舊性病灶周邊會形成一層疤痕組織,可以起到阻止結核分枝杆菌蔓延的作用。但隨著年齡增長,特別是50歲以後,這種防御機制逐漸減弱,所以部分肺內原發病灶中的結核分枝杆菌可能會重新繁殖,並沿支氣管播散至鄰近肺組織。
除上述情況外,還可能是因服用免疫抑制藥物所致,對於此類因素誘發的肺結核,在積極治療的同時應停用相關藥物。此外,日常生活中還要注意避免與他人共用餐具及毛巾等私人物品,以免交叉感染。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