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早期診斷優劣

分類: 呼吸道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9
肺結核是由於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導致的肺部疾病,肺結核早期診斷的方法較多,如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等。各種方法各有優缺點,不存在絕對的好壞之分。

肺結核是由於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導致的肺部疾病,肺結核早期診斷的方法較多,如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等。各種方法各有優缺點,不存在絕對的好壞之分。

臨床症狀

典型的肺結核患者會出現低燒、乏力、盜汗、食慾減退等症狀,如果出現這些典型表現,並結合相關輔助檢查可確診為肺結核。但部分不典型的肺結核可能無明顯症狀,僅在體檢時發現,此時需要根據患者的密切接觸史以及相關的輔助檢查來綜合判斷是否患有肺結核。

實驗室檢查

痰培養

將痰液接種於特殊的培養基上進行培養,在3-8天后觀察是否有結核分枝杆菌生長。若發現有結核分枝杆菌生長,則可以明確診斷為肺結核,此法操作較簡單且費用較低,但因排菌時間較長而易造成漏診或誤診。

HIV檢測

HIV陽性的患者發生肺結核的可能性較大,需對患者進行HIV抗體檢測,有助於肺結核與愛滋病的鑑別診斷。

AFB塗片抗酸染色

即透過顯微鏡下觀察痰液中是否存在抗酸性細菌,以確定是否存在結核分枝杆菌感染,該方法敏感度較高,但也可能出現假陰性結果。

4.γ干擾素(Interferons)釋放試驗:取患者血清樣本,用特定的試劑盒測定其反應強度,陽性者提示存在活動性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可用於未找到抗酸菌陽性的非重症肺結核及疑似肺外結核的診斷。

影像學檢查

X光檢查

X光檢查可見斑點狀或大片狀陰影,邊緣模糊不清,主要表現為兩肺紋理增多、紊亂,病灶可呈多樣化形態,可伴有胸膜增厚、沾黏和鈣化等現象。

2.高分辨率CT(HRCT):HRCT顯示病變多位於上葉,也可瀰漫分佈,密度不均,其中實變區常伴細支氣管擴張,空洞少見,多數病例伴有淋巴細胞浸潤,滲出、實變、磨玻璃影及網格樣影等多種徵象可同時存在。

病理檢查

活體組織檢查(活檢)是肺結核的確診依據,對於其他檢查懷疑肺內有可疑結核病灶,但是不能明確診斷者,可行經皮穿刺肺活檢術。通常是在超音波定位引導下行經皮穿刺肺活檢術,取得肺組織後送至病理科做病理檢查,如果見到結節潰瘍或乾酪樣壞死即可確診肺結核。

臨床上常用的幾種肺結核早期診斷方法各有利弊,因此當一種檢查方法無法確診時,應聯合多種檢查方法進行綜合分析,從而提高肺結核的早期診斷率。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