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患者出現咳嗽、出汗的症狀時,可以透過一般治療和藥物治療進行緩解。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系統傳染病,常表現為長期午後低燒、乏力、食慾不振等症狀。
肺結核患者出現咳嗽、出汗的症狀時,可以透過一般治療和藥物治療進行緩解。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系統傳染病,常表現為長期午後低燒、乏力、食慾不振等症狀。
一般治療
注意休息
由於肺結核具有傳染性,建議將患者安置在通風良好的單人房間,並減少與患者的接觸,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實行隔離措施,避免發生交叉感染的情況。
飲食調整
給予高蛋白、高熱量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補充營養,如雞蛋羹、牛奶等,同時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補充維他命C及礦物質,促進身體恢復。
加強護理
對於臥床不起的患者需要定時翻身拍背,以防止壓瘡和沉積性肺炎的發生。
藥物治療
抗結核藥物
肺結核屬於慢性消耗性疾病,因此需要遵醫囑使用多種抗結核藥聯合應用,常用的口服藥物有Isoniazid(INH)、立汎黴素(Rifampicin)、孟表多(Ethambutol)等,必要時可靜脈給藥,常用鏈黴素(Streptomycin)注射液、硫酸卡納黴素(Kanamycin)注射液等。需要注意的是,抗結核藥物有一定的不良反應,用藥期間需密切觀察,常見不良反應包括周圍神經炎、肝功能損害、粒細胞下降等。
止咳平喘類藥物
如果患者合併急性支氣管炎或者氣喘發作等情況,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複合甘草合劑、氫溴酸鹽右美沙芬(Dextromethorphan HBr)等鎮咳藥物,也可以霧化吸入氨茶鹼、布地奈德(Budesonide)混懸液等解痙平喘藥物來緩解症狀。
其他處理
若患者出汗較多,應及時更換被汗水浸溼的衣物,以免著涼加重病情。另外,還需要定期監測體溫變化以及血常規、生化指標等各項生命體徵情況,以便於及時發現異常並予以對症處理。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