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肺結核的症狀

分類: 呼吸道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9
肝炎和肺結核是兩種疾病,症狀也不相同。肝炎主要分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以及肝硬化等型別,而肺結核主要包括活動性肺結核、陳舊性肺結核及晚期潛伏感染等。

肝炎和肺結核是兩種疾病,症狀也不相同。肝炎主要分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以及肝硬化等型別,而肺結核主要包括活動性肺結核、陳舊性肺結核及晚期潛伏感染等。

肝炎

急性肝炎

患者常表現為厭食、噁心、嘔吐、乏力、黃疸等症狀,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皮膚瘙癢、大便溏洩或便秘的情況。急性肝炎的治療以休息為主,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如恩替卡韋(Entecavir)、韋立得(Vemlidy)等。

慢性肝炎

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較嚴重,並且沒有及時接受治療,可能會導致肝臟組織長期處於修復狀態,從而引起纖維組織增生和結構破壞的情況發生,使患者表現為肝掌、蜘蛛痣、脾臟腫大、黃疸加深、腹腔積液等症狀。此時需要遵醫囑服用抗病毒藥物以及保肝護肝類藥物進行改善,比如雷巴威林(Ribavirin)顆粒、拉米夫定(Lamivudine)、複合甘草酸苷膠囊等。

肝硬化

由於大量肝細胞損害後,殘存肝細胞再生,壞死的纖維組織包繞增生的肝細胞形成的假小葉,可造成肝內血管扭曲變形,形成門靜脈高壓症的表現,包括腹水、胃底靜脈曲張、脾功能亢進、食道-胃底靜脈破裂出血等情況。此時可在醫生指導下應用熊去氧熊膽酸(Ursodeoxycholic Acid)促進膽汁分泌,或者注射人血白蛋白補充營養,必要時需進行肝移植手術治療。

肺結核

活動性肺結核

是指痰中找到結核分枝杆菌,或者是影像學檢查顯示肺部有病灶,伴有臨床症狀的一種傳染病,常見的症狀為咳嗽、咳痰、咳血,同時還會伴隨不同程度的發燒現象。患者需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根據具體病情選擇合適的方案進行針對性治療,比如初治肺結核、耐藥肺結核、重症肺結核等。

陳舊性肺結核

指經過積極規律的抗結核治療,或者自然病程發展,痰中找不到結核分枝杆菌,也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但透過影像學檢查會發現,曾經存在肺結核的區域已經完全吸收好轉,甚至留下少許鈣化灶,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

晚期潛伏感染

通常是由其他肺結核患者傳染而來,患者會出現低燒、盜汗、消瘦、乏力、咳嗽、咳少量白色黏液痰等症狀,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Isoniazid(INH)、立汎黴素(Rifampicin)等藥物進行治療。

當患者出現以上不適症狀時,可以去醫院肝病科或呼吸內科就診,完善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後對因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