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可以透過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等方法確診。如果患者出現疑似肺結核的症狀後應及時就診,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針對性治療。
肺結核可以透過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等方法確診。如果患者出現疑似肺結核的症狀後應及時就診,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針對性治療。
臨床表現
常見症狀
肺結核的典型症狀是咳嗽、咳痰2周以上,且伴有咳血、盜汗、午後低燒等症狀,少數患者會出現胸痛、發燒、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狀。如果存在上述情況,並懷疑自己患有肺結核,則需要及時到醫院就醫,透過相關檢查來明確診斷。
不典型症狀
部分肺結核患者的症狀並不明顯,可能僅有輕微咳嗽或原有呼吸道慢性疾病的症狀,如長期頑固性空洞型肺結核可導致呼吸困難,嚴重者可能出現急性呼吸衰竭而死亡。
實驗室檢查
結核菌素試驗
將結核毒素注射到皮膚中,48-72小時觀察注射部位的表現,判斷是否存在過敏反應及過敏程度,可以輔助診斷肺結核。
2.γ-干擾素(Interferons)釋放試驗:檢測體內特異性抗體會產生相應抗體,從而幫助診斷肺結核。
結核抗體檢測
屬於定性的檢測方式,僅能提示身體是否感染了結核分枝杆菌,不能用於確診肺結核。
影像學檢查
胸部X光片
早期無異常發現,病變進展時可見斑片、雲霧狀浸潤影,也可表現為邊緣模糊的大片陰影以及乾酪樣肺炎的粟粒狀改變,還可表現為肺門淋巴結腫大徵象。
高分辨率CT
對於氣道和肺內病灶顯示較清楚,對各種類型肺結核的鑑別有較大作用。
病理檢查
取活組織做病理檢查,若在顯微鏡下見到典型的結核肉芽腫則可確診為肺結核。
如果確診為肺結核後應儘早接受正規治療,避免病情加重而增加治療難度。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與手術治療,常用抗結核藥物有異煙肼(Isoniazid)、利福平(Rifampin)、吡嗪醯胺、鏈黴素(Streptomycin)等。此外,還需要注意休息、營養支援等一般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