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是指由結核分歧桿菌感染導致的慢性呼吸系統傳染病,可出現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狀,還可伴有發燒、乏力等症狀。該病具有傳染性且傳播途徑較多,可透過空氣飛沫經呼吸道進行傳播,也可透過消化道或皮膚傷害處進行傳播。
肺結核是指由結核分歧桿菌感染導致的慢性呼吸系統傳染病,可出現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狀,還可伴有發燒、乏力等症狀。該病具有傳染性且傳播途徑較多,可透過空氣飛沫經呼吸道進行傳播,也可透過消化道或皮膚傷害處進行傳播。
病因
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歧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結核分歧桿菌屬於分枝杆菌屬,是人類結核病的主要致病菌。若自身存在糖尿病、愛滋病等基礎疾病時,則更易患有肺結核。
臨床表現
呼吸道症狀
由於結核分歧桿菌對肺組織有較強的親和力,因此常侵犯肺臟,並引起肺部病變。當患者處於疾病的急性期時,會出現咳嗽、咳少量白色黏液痰或血絲樣痰的症狀,隨著病情進展還會逐漸變為典型的鐵鏽色痰,同時伴有低燒、盜汗、食慾減退、消瘦、乏力等症狀。
其他症狀
如果患者的淋巴細胞功能受損,則更容易發生結核分枝杆菌感染而患肺結核。此外,對於免疫力較差的人群而言,在與肺結核患者接觸後可能會增加患病風險。
治療
一旦確診為肺結核則需要及時遵醫囑使用利福平(Rifampin)、Isoniazid(INH)、吡嗪醯胺膠囊以及孟表多(Ethambutol)等多種抗結核藥物聯合用藥治療,以抑制並殺死結核分枝杆菌,促進病情恢復。在治療期間還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以免加重不適症狀。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