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患者存在肺結核,在睡覺時可能會出現咳嗽、咳痰等症狀加重的情況。此外,部分病情較重的患者還可能出現咳血等嚴重症狀。建議及時就診明確診斷,並遵醫囑進行針對性治療。
咳嗽、咳痰
1個月前,小李突然感覺身體乏力,伴有低燒、盜汗、食慾不振等情況,以為是感冒或胃腸炎,未予以重視。但隨著病情發展,近2周來上述不適症狀逐漸加重,有時會咳出黃色膿性痰液,夜間休息時咳嗽、咳痰症狀明顯加重。經檢查發現,原來他患上了肺結核。
其他症狀
發燒
若肺結核患者在晚上睡眠不足或者受到感染的影響,則會導致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受到影響,從而引起發燒現象,多數為長期午後潮熱,也可能有低燒、高燒等情況。
消瘦
由於肺結核是一種消耗性疾病,患病後可導致身體營養物質攝入不足以及吸收障礙,同時還會導致體內代謝紊亂,所以會引起體重減輕和形體消瘦的現象。
貧血
肺結核通常是由結核分枝杆菌感染所造成的一種呼吸系統傳染病,疾病早期可能無明顯的臨床症狀,但是隨著病情的發展,就容易誘發一系列併發症,比如繼發性紅血球生成素缺乏性純紅再障,就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甚至會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
咳血
當肺結核合併凝血功能異常時,會出現咳血的表現,常表現為痰中帶血點、血絲狀或少量鮮血。此時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完善相關檢查並積極接受治療。
神經傷害
患有肺結核之後,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就有可能會對神經系統造成一定的損害,從而誘發腦結核瘤、結節性硬化症及周圍神經麻痺等不良反應。
死亡
若肺結核患者沒有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有效地治療,且出現了抗藥性,或者是出現了嚴重的併發症,如大咳血、急性粟粒型肺結核等,則會影響到患者的生存時間,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綜上所述,一旦確診為肺結核,需要儘早到醫院進行全面檢查,包括X光胸片、PPD試驗、T-SPOT試驗、結核菌素皮膚試驗等,然後根據具體病因選擇合適的藥物進行治療,如立汎黴素(Rifampicin)、孟表多(Ethambutol)等。平時還要注意加強護理措施,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過度緊張與焦慮。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