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用藥期間咳血

分類: 呼吸道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9
肺結核患者在用藥治療期間出現咳血的症狀,可能是藥物的不良反應、病情加重等原因導致。建議及時告知醫生並完善相關檢查明確原因,以便於進行針對性處理。

肺結核患者在用藥治療期間出現咳血的症狀,可能是藥物的不良反應、病情加重等原因導致。建議及時告知醫生並完善相關檢查明確原因,以便於進行針對性處理。

不良反應

抗結核藥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利福平(Rifampin)可引起胃腸道不適和肝功能傷害等,Isoniazid(INH)可對神經系統造成損害等。如果患者的咳嗽症狀較重或合併呼吸道感染等情況,就可能因藥物的副作用而誘發支氣管黏膜出血,從而表現為咳血的症狀。此時應及時停藥,並遵醫囑使用鹽酸溴克辛(Bromhexine)、乙醯半胱氨酸顆粒等止咳化痰類藥物幫助緩解症狀,同時注意觀察是否還有其他異常情況發生。

病情加重

抗結核藥物選擇不當

若肺結核患者未遵照醫囑足療程規範服用抗結核藥物,則可能導致結核病灶未能完全殺滅,當活動性病變部位受到刺激後就可能出現咳血的情況。需要立即前往醫院就診查明原因,在專業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方案,以促進疾病恢復。

肺部發炎

肺結核患者本身存在肺部發炎時,也可能會因為發炎刺激而導致區域性微血管破裂,從而引發咳血的症狀。可在醫生指導下應用頭孢曲松(Ceftriaxone)、阿奇黴素(Azithromycin)等抗生素類藥物控制發炎,待發炎消退後症狀也會隨之消失。

高血壓

若患者本身就患有高血壓,且血壓水平較高,則容易使腦血管擴張,進而增加顱內壓,還可能引起視網膜小動脈痙攣,甚至會導致眼底滲出性視網膜病變及視神經乳頭水腫。隨著病情發展還可累及全身各處的小動脈,致使部分組織缺氧而壞死,嚴重者還會導致肺結核咳血。需積極遵醫囑使用硝苯地平(Nifedipine)、琥珀酸鹽美托洛爾(Metroprolol succinate)等降壓藥物控制血壓,促使血壓盡快恢復正常。

凝血功能障礙

若患者由於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統疾病等因素影響,導致身體凝血功能下降,也可能在用藥治療期間出現咳血的情況。應先停止繼續服藥,然後到醫院進一步完善凝血因子檢測、血常規等相關檢查,確診後根據具體病因配合醫生進行相應治療。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個人防護措施,盡量避免去人員密集的地方,外出時正確佩戴好口罩。還要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定期消毒,有助於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