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晚上出汗咋辦

分類: 呼吸道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8
肺結核患者出現晚上出汗的症狀時,需要及時明確原因,並進行針對性處理。若症狀較輕,僅偶爾有輕微的夜間出汗表現,則可能與環境溫度高、睡眠姿勢不正確等因素有關,此時調整室內溫度、選擇合適的睡姿即可緩解。但如果經常性地出現夜間出汗的表現,則可能是由於病情加重導致低燒等併發症所致,建議前往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治療。

肺結核患者出現晚上出汗的症狀時,需要及時明確原因,並進行針對性處理。若症狀較輕,僅偶爾有輕微的夜間出汗表現,則可能與環境溫度高、睡眠姿勢不正確等因素有關,此時調整室內溫度、選擇合適的睡姿即可緩解。但如果經常性地出現夜間出汗的表現,則可能是由於病情加重導致低燒等併發症所致,建議前往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治療。

一般治療

調節室溫

如果因居住環境過冷或過於炎熱而引起夜間出汗的情況,應適當調節室內的溫度,保持在25-26℃為宜,避免溫度過高或過低刺激身體產生不適感。

更換體位

如部分患者睡覺時喜歡採取俯臥位,壓迫胸部血管,使回心血量減少,從而影響全身供血而導致夜間出汗的現象發生,此時應及時更正錯誤睡姿,可改為左側臥位、右側臥位交替休息,以改善呼吸情況。

藥物治療

抗結核藥物

肺結核是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常表現為咳嗽、咳痰等症狀,當合併細菌感染後,也可伴有發燒、盜汗等情況的發生,此時可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服用Isoniazid(INH)、立汎黴素(Rifampicin)、孟表多(Ethambutol)等藥物進行聯合治療。

降體溫藥

當肺結核患者出現午後低燒伴夜間出汗現象時,提示可能出現結核病毒性低燒,通常無需特殊處理,注意補充水分和營養物質即可。但若體溫超過38.5℃則需遵醫囑應用退燒藥物,如布洛芬(Ibuprofen)、對乙醯氨基酚顆粒等幫助降低體溫。

鎮靜劑

若患者存在嚴重的失眠、焦慮等情況,還可遵醫囑應用一些安眠類藥物來促進睡眠,如酒石酸唑吡坦片、艾司唑侖(Estazolam)等。

其他

對於存在貧血、水電解質紊亂等情況的肺結核患者而言,還需根據自身情況進行相應的改善措施,如缺鐵性貧血者可遵醫囑口服琥珀酸亞鐵(Ferrous Succinate)、葉酸等藥物補鐵;存在嚴重腹瀉、嘔吐等水、電解質紊亂情況的患者,還應及時到醫院靜脈吊點滴,以免危及生命。

此外,日常生活中還要注意做好個人防護工作,儘量不要去人流量密集的地方,同時也要注意合理飲食,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比如雞蛋、牛奶、瘦肉等,能夠有效增強身體體質,幫助病情恢復。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