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吃藥吊點滴腿疼

分類: 呼吸道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8
肺結核患者在口服或靜脈注射抗結核藥物治療時出現腿部疼痛的症狀,可能是由於利福平(Rifampin)所致的副作用。也有可能是與藥物無關,而是由於下肢血管血栓、腰椎間盤突出症等疾病導致。

肺結核患者在口服或靜脈注射抗結核藥物治療時出現腿部疼痛的症狀,可能是由於利福平(Rifampin)所致的副作用。也有可能是與藥物無關,而是由於下肢血管血栓、腰椎間盤突出症等疾病導致。

可能與藥物有關

利福平(Rifampin)是一種常見的抗結核藥物,其不良反應包括頭暈、頭痛、噁心和嘔吐等症狀,部分患者還會出現關節肌肉痠痛不適的情況。如果患者的症狀輕微且無其他併發症,則無需特殊處理,通常停藥後可自行緩解。但如果症狀嚴重並伴有其他併發症,則需要及時就醫進行對症支援治療。

可能與藥物無關

下肢血管血栓

若患者本身存在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動脈粥狀硬化性狹窄等情況,在服用抗結核藥物的同時還可能會引起雙側下肢腫脹、疼痛、活動受限等症狀。建議完善下肢深靜脈彩色超音波檢查明確診斷,必要時可行介入溶栓術或者手術取栓等方式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症

對於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而言,當髓核壓迫脊神經根時會導致腰部疼痛,並向下肢放射,從而引發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此時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美洛昔康(Meloxicam)、甲鈷胺(Mecobalamin)等藥物進行治療。

骨質疏鬆

長期服用抗結核藥物如Isoniazid(INH)等容易加速骨骼流失,從而使患者出現骨質疏鬆的現象,表現為全身瀰漫性骨痛,尤其夜間加重,負重勞動或劇烈運動後加劇。一般可透過補充鈣劑來改善病情,如葡萄糖酸鈣片、碳酸鈣D3片等。

糖尿病

若患者本身就患有糖尿病,而利福平(Rifampin)等抗結核藥物會增加血糖水平進一步升高,因此會出現末梢循環障礙,進而誘發四肢麻木、針刺感以及皮膚瘙癢等症狀。對此應遵醫囑調整降糖方案,如加用二甲雙胍(Metformin)、醣祿(Acarbose)等控制血糖。

除上述情況外,若是患者因用藥不當出現了過敏反應,也會有此表現。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觀察自身變化,若服藥期間出現明顯不適,需立即告知醫生並更換其他藥物繼續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