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肺結核怎樣檢查

分類: 呼吸道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8
懷疑自己患有肺結核時,可以到醫院透過臨床症狀、流行病學史、影像學檢查等進行篩查。如果確診為肺結核後應儘快接受抗結核治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利福平(Rifampin)、Isoniazid(INH)等藥物。

懷疑自己患有肺結核時,可以到醫院透過臨床症狀、流行病學史、影像學檢查等進行篩查。如果確診為肺結核後應儘快接受抗結核治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利福平(Rifampin)、Isoniazid(INH)等藥物。

臨床症狀

大多數肺結核患者會出現咳嗽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等症狀,若合併厭氧菌感染則可能出現大量膿性痰。若存在繼發性肺結核,則可伴隨咳血以及全身毒性症狀,如低燒、乏力、食慾不振、盜汗和體重減輕等。

流行病學史

與活動性肺結核患者有過密切接觸史,比如共同生活、在同一空間內生活超過半小時等,均可能患肺結核的風險增加。此外,長期生活在結核病高流行區且未採取防護措施的人群,也容易發生肺結核感染。

影像學檢查

X光檢查是診斷肺結核的重要手段之一,早期病變不易發現,但當出現滲出型病灶或實變型病灶時,則提示可能存在肺結核。CT檢查對於肺部病變的顯示優於普通X光,尤其是對肺外結核的診斷價值較高。

其他檢查

懷疑自身存在肺結核問題後,還應該積極就醫完善PPD試驗(結核菌素皮膚試驗)、血常規、C反應蛋白(CRP)測定、血清或尿抗酸染色檢查、纖維支氣管鏡檢查、超音波霧化吸入檢查等多項檢查幫助確診疾病。

上述方法可以幫助判斷是否存在肺結核,一旦確診應及時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孟表多(Ethambutol)、吡嗪醯胺膠囊等藥物治療,同時避免傳染他人。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持室內通風,並注意休息、合理飲食,以促進身體恢復。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