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懷疑自身患有肺結核疾病時,可以去醫院呼吸內科就診,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相關檢查。常見的檢查專案包括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等,如痰塗片抗酸染色檢查、結核菌素試驗、血常規檢查、胸部X光或CT檢查、病理組織學檢查。
如果懷疑自身患有肺結核疾病時,可以去醫院呼吸內科就診,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相關檢查。常見的檢查專案包括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等,如痰塗片抗酸染色檢查、結核菌素試驗、血常規檢查、胸部X光或CT檢查、病理組織學檢查。
痰塗片抗酸染色檢查
痰液中通常含有少量含結核桿菌的微小乾酪樣壞死灶,透過將痰液製作成標本後進行顯微鏡觀察,若在顯微鏡下發現抗酸染料陽性著色的結核桿菌,則可輔助確診肺結核。
結核菌素試驗
也稱為PPD皮膚試驗,是檢測身體是否感染結核分枝杆菌的一種方法。正常結果為注射部位無硬結或紅斑,48-72小時後區域性未出現硬結且面積<0.5cm者為陰性,提示未感染結核分枝杆菌;而硬結直徑>0.5cm或有水泡、出血、壞死等症狀則為強陽性,高度提示活動性肺結核或體內存在潛伏感染者。
血常規檢查
由於肺結核患者常會出現咳嗽症狀,因此需要做血常規檢查明確是否存在發炎反應,還可根據白血球計數和分類情況初步判斷肺部可能存在的其他病變。
胸部X光或CT檢查
該檢查屬於臨床常用的一種檢查手段,對於診斷肺結核也有重要意義。因為早期肺結核患者的胸片表現並不典型,隨著病情發展可能出現肺內病灶增多及空洞形成等情況,所以一般建議至少三個月左右複查一次。
病理組織學檢查
當上述檢查無法確定診斷時,可透過經皮肺穿刺活檢術獲取肺組織樣本,並送往病理科由專業人員製成病理切片,然後使用顯微鏡觀察是否有結核分枝杆菌或其他細菌的存在來輔助診斷。
此外,還有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結核分子生物學檢查、T淋巴細胞亞群檢查等多種檢查方式也可輔助診斷肺結核。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個人防護,避免與他人共用餐具、毛巾等物品,同時保持室內通風良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於疾病的恢復。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