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是由於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導致的慢性呼吸系統傳染病,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常用的抗結核藥物有異煙肼(Isoniazid)、利福平(Rifampin)、吡嗪醯胺等,常用的一線抗結核藥物組合方案為2-4種藥物聯合使用,遵循早期、規律、全程、適量、聯合的原則進行治療。
肺結核是由於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導致的慢性呼吸系統傳染病,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常用的抗結核藥物有異煙肼(Isoniazid)、利福平(Rifampin)、吡嗪醯胺等,常用的一線抗結核藥物組合方案為2-4種藥物聯合使用,遵循早期、規律、全程、適量、聯合的原則進行治療。
早期
一旦發現肺結核後需要馬上開始治療,不能延誤病情,因為如果病灶侷限在肺內未發生擴散時,可以透過全身給藥的方式控制疾病進展。
規律
需遵醫囑足量、全程、規律服藥,避免出現漏服或過早停用的情況。常見的原因包括擔心不良反應而自行減量或者延長療程,以及因工作繁忙忘記服藥等情況。不規範的抗結核治療可產生耐藥菌株,增加治療難度,並且容易發生結核傳播。
全程
通常初治肺結核患者至少要完成6個月的標準化學治療,個別患者可能需要9-12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復治肺結核患者的治療時間則會相應延長,部分患者可能需要2年以上的治療時間。
適量
各種抗結核藥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要注意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並及時和醫生溝通,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方案。
聯合
目前臨床上使用的抗結核藥物大多屬於殺菌藥,單一應用效果並不理想,常採用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聯合應用的方法來增強療效,同時降低各藥的毒副反應。
其他
對於愛滋病合併肺結核患者,應優先治療肺結核,再治療愛滋病;而對於活動性肺結核的密切接觸者,應該接受篩查,若痰塗片檢查陽性,則應該接受治療。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對兒童、老年人及肝腎功能異常者的劑量有所差異,應在專科醫師指導下服用相關藥物。
肺結核是一種較難治癒的呼吸道傳染病,但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透過科學合理的治療絕大多數患者可以達到臨床治癒,因此不要過於緊張焦慮,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即可。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