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後期復發症狀

分類: 呼吸道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8
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導致的慢性呼吸系統傳染病,如果患者在治療後出現乏力、低燒、盜汗等症狀再次發作,則可能為肺結核後期復發的症狀。肺結核後期復發時可表現為咳嗽咳痰、咳血等呼吸道表現,也可以有全身毒性症狀以及伴隨症狀。

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導致的慢性呼吸系統傳染病,如果患者在治療後出現乏力、低燒、盜汗等症狀再次發作,則可能為肺結核後期復發的症狀。肺結核後期復發時可表現為咳嗽咳痰、咳血等呼吸道表現,也可以有全身毒性症狀以及伴隨症狀。

呼吸道表現

咳嗽咳痰

由於肺部組織受到結核分枝杆菌侵害,可以引起咳嗽、乾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等呼吸道發炎反應,在病情加重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濃性黃色痰液,並且伴有明顯的胸悶氣短、活動耐力下降等情況。

咳血

當肺部微血管充血擴張的時候,容易因劇烈咳嗽而造成微血管破裂,從而引發小量咳血或中等量咳血,嚴重者還可發生大出血。

胸痛

若肺部病灶侷限在一定部位,可能出現相應性質的胸痛,如隱痛、鈍痛、劇痛等。

呼吸困難

隨著病情發展,部分晚期肺結核患者會出現嚴重的呼吸困難,伴高亢的哮鳴音。

全身毒性症狀

早期肺結核患者可無明顯全身症狀,但隨病情進展,可逐漸感到身體虛弱、形體消瘦,常感到提不起精神和興趣,做事缺乏精力,也易疲勞,夜間睡眠差,經常失眠、多夢等。

伴隨症狀

不同程度發燒

多數起病緩慢,體溫一般在午後或晚間開始升高,第2日達高峰,呈稽留熱或弛張熱,數日後漸退。

盜汗

是肺結核常見的早期症狀之一,通常發生在夜間,睡著之後出汗,醒後汗止。

其他症狀

少數肺結核患者還會有皮膚潮紅、女性月經失調、男性遺精、陽痿等現象,還會出現食慾減退、食慾不振、腹脹厭食、營養不良等現象。

建議存在上述情況的人群及時到醫院就診檢查,以明確診斷並遵醫囑進行針對性治療,以免延誤病情。此外,對於確診肺結核的患者應避免與他人密切接觸,以免發生傳染。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