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老人出現反覆發燒的原因較多,可能是非感染性因素導致的,如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無菌性發炎反應等。也有可能是感染性疾病所致,常見的有免疫系統疾病、代謝及內分泌失調性疾病、結締組織病或腫瘤。

一、非感染性疾病
自主神經功能失調
由於交感和副交感神經平衡失調,可引起血管舒縮功能障礙而產生發燒,並伴有出汗、心率加快等症狀。建議放鬆心情,必要時遵醫囑使用甲鈷胺(Mecobalamin)營養神經,癲能停(Phenytoin)抗癲癇藥物治療。
無菌性發炎反應
長期臥床易誘發無菌性發炎反應,表現為肌肉痠痛、關節疼痛以及全身不適症狀。此時需給予對症支援處理,如應用希樂葆(Celecoxib)、普拿疼肌立(Diclofenac Diethylamine)乳膠劑緩解區域性紅腫熱痛的症狀。
其他情況
如果存在焦慮症、憂鬱症、老年痴呆等精神心理問題,也可影響到體溫調節中樞而導致反覆發燒的情況發生。另外,患有風溼性心臟病、擴張型心肌病、肺源性心臟病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在受涼後可能會因身體免疫力下降而引發感冒,也會造成上述表現。需要及時明確病因並進行針對性治療。
二、感染性疾病
若不注意保暖或者受到細菌、病毒等因素侵襲,就會導致呼吸道、消化道等部位感染,從而出現反覆發燒的現象。建議積極就醫完善相關檢查,如血常規、C反應蛋白(CRP)測定、胸部X光等專案幫助確診,並根據致病原選擇合適的藥物進行治療,如阿莫西林(Amoxicillin)、希復欣敏(Cefixime)分散片、克流感(Oseltamivir)等。
三、其他情況
當老人患結締組織病、腫瘤等疾病時,也可能出現此類情況。其中結締組織病包括類風溼關節炎、硬皮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常會伴隨乏力、低燒、盜汗、貧血等情況。而腫瘤為一種惡性病變,隨著腫瘤體積逐漸增大,會對周圍組織造成壓迫,還會不斷刺激體溫調節中樞興奮致熱感受器,進而引起異常發燒現象。建議患者進一步做影像學檢查、病理組織活檢等檢測以明確診斷,再遵醫囑採取手術切除或放療、化療等方式治療。
此外,也不排除與血液系統疾病有關,比如白血病,屬於造血幹細胞惡性的克隆性病變,細胞在骨髓中大量增生、積聚,抑制正常造血功能,因此會導致身體出現不同程度的貧血、出血或高燒等症狀。對此應遵醫囑採用注射用硫酸長春新鹼、環磷醯胺片等藥物聯合化療,促使病情改善。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