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麻疹退燒與麻疹腮腺炎併發發燒的臨床表現及診斷

分類: 健康百科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3.12.14
本文介紹了麻疹退燒和麻疹腮腺炎併發發燒的臨床表現及診斷要點。麻疹退燒時,常表現為皮疹消退、咳嗽減輕、流涕停止、口腔黏膜病變癒合和食慾恢復;而麻疹腮腺炎併發發燒則需透過皮疹、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進行診斷。儘管這兩種情況都存在一定的共性,但具體處理方式仍需由專業醫生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判斷。

麻疹退燒的徵兆是什麼?

麻疹退燒的徵兆包括皮疹消退、咳嗽減輕、流涕停止、口腔黏膜病變癒合以及食慾恢復。如果患者出現這些症狀,通常意味著病情開始好轉,但仍需密切關注病情變化,必要時應及時就醫。

皮疹消退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在發病過程中身體免疫系統會釋放發炎因子來對抗病原體,這些發炎因子可能會導致皮膚出現紅斑、丘疹等皮損。隨著病情的發展,身體免疫反應逐漸平息,此時會出現皮疹消退的現象。皮疹通常首先出現在面部和四肢,然後逐漸擴散到軀幹。

咳嗽減輕

麻疹病毒侵入人體後,刺激呼吸道上皮細胞產生發炎反應,進而引發咳嗽的症狀。當身體免疫系統開始清除感染時,發炎反應會有所緩解,從而表現為咳嗽減輕的情況。咳嗽聲音可能從粗糙變為柔和,咳嗽頻率也會減少。

流涕停止

麻疹病毒主要透過飛沫傳播,當進入鼻腔和咽喉部時,會引起區域性組織的發炎反應,導致分泌物增多,形成流涕的症狀。隨著病情的好轉,發炎反應會逐漸消退,流涕現象也隨之消失。患者可能出現清鼻涕或黃綠色鼻涕,這是由於病毒刺激引起的黏膜發炎所致。

口腔黏膜病變癒合

麻疹病毒在口腔黏膜處繁殖可導致區域性充血、水腫,嚴重者還會伴隨潰瘍等症狀。隨著病情好轉,免疫系統的防禦功能增強,能夠有效地抑制病毒複製,促進受損組織修復,表現為口腔黏膜病變的癒合。觀察口腔內是否有紅色斑點、糜爛或潰瘍存在。

食慾恢復

麻疹病毒侵襲消化道時,會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引起食慾減退。隨著病情的好轉,胃腸道的功能逐漸恢復正常,食慾也會隨之恢復。注意觀察孩子是否願意進食以及食物攝入量的變化。

針對麻疹的診斷,可以進行實驗室檢測,包括檢測血液中是否存在特異性IgM抗體。此外,麻疹的治療主要是對症處理,對於高燒患兒可給予布洛芬(Ibuprofen)、乙醯胺酚(Paracetamol)等解熱鎮痛藥物。建議密切監測病情變化,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以助於身體康復。

麻疹腮腺炎併發發燒的診斷

麻疹腮腺炎併發發燒的診斷可通過觀察皮疹、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來確定。以下是該疾病的主要診斷要點:

1. 臨床表現: 起病急驟, 發燒, 頭痛, 咳嗽, 流涕, 結膜充血, 紅斑丘疹等麻疹特徵性症狀。

2. 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可顯示白血球計數減少,淋巴細胞比例增高; 抗體檢測可見特異性IgM抗體陽性。

3. 影像學檢查: 腮腺超音波或CT掃描顯示雙側對稱性腫大。

4. 陽性的抗麻疹-腮腺炎病毒IgM和IgG抗體以及在鼻咽分泌物中檢測到麻疹-腮腺炎病毒RNA支援診斷。

5. 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相似症狀的感染性疾病, 如流感、風疹等。

針對麻疹腮腺炎併發發燒的診斷, 應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及各項輔助檢查結果綜合分析, 並排除其他潛在病因以確保準確診斷。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