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尿蛋白、肌酐、高血壓

分類: 泌尿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3.11.27
本文介紹了三個關於腎的問題及其解答。首先,尿蛋白1+並不一定意味著腎有問題,有時也可能是生理性的原因造成的;其次,肌酐高通常是由慢性腎臟病引起的,但也有可能是暫時的生理性升高;最後,青少年的高血壓與腎也有一定的關聯,需要進一步關注和評估。

尿蛋白1+一定是腎有問題嗎

尿蛋白1+不一定是腎有問題,還可能生理性因素導致。

腎有問題

如果患者存在腎有問題的情況,就可能會有尿蛋白1+的情況,一般是由於感染或者是自身免疫因素導致的,患者會出現血尿、高血壓、水腫等表現,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應用類固醇治療,如甲基普立朗錠(Methylprednisolone)片、普賴鬆(Prednisone)等,還需要應用降壓藥治療,如益壓穩(Enalapril)、纈沙坦(Valsartan)等。

生理性因素

一般在劇烈運動、發燒、受寒、精神過度緊張等情況下可能會引起尿蛋白1+的情況,患者一般沒有特殊症狀,經過休息後就可以逐漸消失,不需要過度擔心,也不需要進行治療。平時生活中需要注意改正不良的生活習慣,規律的睡眠、運動,同時需要注意飲食清淡,營養均衡,可以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芹菜、火龍果、胡蘿蔔、奇異果等,避免進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芥末、生蔥、生薑等。

肌酐高一定是腎出現問題了嗎

肌酐高不一定是腎出現問題了,可能是生理性因素,也可能慢性腎臟病引起,此時是腎出現問題了。

生理性原因

如果進食大量肉類而且進行劇烈運動就可能會導致肌酐高,一般適當休息,調整飲食習慣,就可以恢復,此時不是腎出現問題了。

慢性腎臟病

患者一般會出現少尿、水腫、高血壓、貧血等症狀,此時進行腎功能檢查就可發現肌酐高的情況,此時就是腎出現問題了,需要應用藥物治療,如海昆腎喜膠囊、腎衰寧片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肌酐降低。還需要積極治療併發症,對於高血壓可以應用貝那普利(Benazepril)、纈沙坦(Valsartan)等藥物治療。貧血的患者可以應用Iron sucrose鐵劑、琥珀酸亞鐵(Ferrous Succinate)等藥物治療。所以肌酐高不一定是腎出現問題了,患者需要定期複查,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勞累,飲食需要清淡、營養均衡,避免進食辛辣刺激食物,有不適症狀,及時就診。

青少年血壓143跟腎有關係嗎?

青少年血壓143mmHg,無論指的是收縮壓還是舒張壓,都已經達到高血壓的標準,與腎有一定的關係。雖然腎臟疾病可以引起高血壓,但是其他情況也可以引起高血壓,具體如下:

1.腎臟疾病與高血壓的關係在急性腎炎、腎病症候群等腎臟疾病情況下,由於腎血管、腎臟基底膜等部位病變,會出現血壓升高,也就是腎性高血壓;另外,在腎動脈狹窄的情況下,也會出現高血壓,屬於繼發性高血壓。

2.其他情況也與高血壓有關係比如患者存在嗜鉻細胞瘤、甲狀腺功能亢進、特發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疾病,也有可能導致高血壓,出現血壓143mmHg的情況,但這不一定與腎臟有關係。如果血壓143mmHg,單純是指舒張壓143mmHg,那麼通常考慮是惡性高血壓,主要由於某些疾病繼發導致的,常發生在青少年期間,此時需要積極尋找原發病,控制血壓。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