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腦血管破裂是否嚴重,主要取決於腦血管破裂的部位,以及出血量。若出血量較小,病情不嚴重,可以採取保守治療,若出血量較大,病情較為嚴重,需要及時採取手術治療。
老人腦血管破裂是否嚴重,主要取決於腦血管破裂的部位,以及出血量。若出血量較小,病情不嚴重,可以採取保守治療,若出血量較大,病情較為嚴重,需要及時採取手術治療。

一、出血量:
少量出血
若僅是少量出血,無明顯症狀或者症狀較輕,可採取保守治療,建議臥床休息2-4周,避免情緒激動及血壓升高,可遵醫囑給予止血藥物,如氨甲環酸等,脫水劑如甘露醇等,還可以進行高壓氧治療。若沒有及時採取治療措施,可能會導致腦疝等嚴重併發症,此時病情較為嚴重;
中等量出血
一般會出現明顯頭痛、嘔吐、昏迷等症狀,此時病情相對較為嚴重,建議採取手術治療,及時採取血腫清除術,術後應加強護理,監測生命體徵;
大量出血
會出現昏迷、針尖樣瞳孔、呼吸不規則、血壓下降等症狀,此時病情較為嚴重,應立即採取手術治療,如開顱血腫清除術等。
二、出血部位:
腦葉出血
一般出血量較少,及時採取藥物治療後通常預後較好,無需手術治療。但若出血部位在腦溝或腦室部位,則需要採取手術治療;
腦葉出血
又稱為腦葉出血,大量出血會導致腦疝發生,危及生命,需要緊急採取手術治療;
基底節區出血
大量出血會造成對側偏癱、失語、感覺障礙等明顯症狀,此時病情較為嚴重,建議緊急處理,由於腦幹是呼吸和迴圈的中樞,且出血量較大可能會導致呼吸和迴圈衰竭,應立即進行手術治療;
小腦出血
基底節區少量出血一般不會導致明顯症狀,大量出血會導致枕骨大孔疝或者雙側瞳孔散大、呼吸不規則、吞咽困難等症狀,此時病情較為嚴重。
老人腦血管破裂後建議及時進行手術治療,如開顱血腫清除術、微創手術等,以免導致病情進一步加重。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