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由於腎臟功能嚴重受損或喪失,導致代謝產物和某些藥物不能及時排出體外而蓄積於體內,引起水電解質平衡紊亂、酸鹼失衡等併發症。因此需要積極治療原發疾病,並遵醫囑使用利尿劑、鈣劑以及控制飲食來預防。
尿毒症患者由於腎臟功能嚴重受損或喪失,導致代謝產物和某些藥物不能及時排出體外而蓄積於體內,引起水電解質平衡紊亂、酸鹼失衡等併發症。因此需要積極治療原發疾病,並遵醫囑使用利尿劑、鈣劑以及控制飲食來預防。
治療原發疾病
如果患有慢性腎絲球腎炎、糖尿病腎病等可導致尿毒症的原發病,則應積極進行針對性治療。如慢性腎絲球腎炎可以應用類固醇加細胞毒性藥物聯合治療,如普賴鬆(Prednisone)、環磷醯胺片等;糖尿病腎病則要嚴格控制血糖,可選擇二甲雙胍(Metformin)、醣祿(Acarbose)等降糖藥治療,必要時需行腎臟移植手術治療。
用藥護理
利尿劑
常用的有呋塞米(Furosemide)、布美他尼(Bumetanide)等,此類藥物能夠增加排尿量,從而改善水鈉瀦留引起的低血鉀症狀。但要注意在用藥期間觀察患者的血壓變化情況,謹防誘發姿勢性低血壓而導致暈厥等情況發生。
鈣劑
常用藥物為葡萄糖酸鈣、碳酸鈣片+維生素D3等,以補充因大量透析丟失的鈣離子,避免出現手足抽搐等症狀。
控制飲食
對於存在高鉀血症的患者而言,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限制含鉀豐富的食物攝入,比如香蕉、橘子、乾果類食品等。而對於缺鈣、缺鎂的患者來說,平時應該適當多吃一些富含鈣元素的食物,例如牛奶、蝦皮等,同時還要注意補充鎂元素,如食用山楂、海帶、芝麻醬等。
此外,還需定期監測電解質水平,一旦發現異常應及時處理。另外,若經上述方法仍無法緩解電解質紊亂的情況,則可能需要透過血液濾過等方式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