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出現吐血止不住的情況時,可能是由於消化道出血導致。此時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等明確診斷,並根據原因採取相應治療措施,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
原發疾病因素
高血壓
若存在高血壓病史的尿毒症患者未遵醫囑服用降壓藥或血壓控制不佳,則可引起顱內壓增高和視網膜病變,嚴重者會出現血管破裂而引發吐血的症狀。此時應立即前往醫院就診並完善相關檢查,如心電圖、X光等相關影像學檢查,以明確病因及病情進展程度。同時在專業醫師評估下使用氨氯地平(Amlodipine)、可普諾維膜衣錠(Irbesartan+Hydrochlorothiazide)等藥物控制血壓水平,防止再次發生吐血症狀。
凝血功能障礙
對於長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尿毒症患者而言,可能會因營養不良以及應用抗凝藥物不當等因素影響,從而誘發凝血功能障礙,進而增加大出血風險。一旦確診後需及時給予止血藥物如氨甲磺酸鹽(Ethamsylate)、腎上腺色腙片等改善,必要時還需透過輸注新鮮冰凍血漿、全血等方式補充有效成分,避免失血性休克的發生。
胃腸道出血
若患有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疾病的尿毒症患者,因飲食不潔等原因刺激胃腸黏膜,也可造成吐血不止的現象。針對此類情況需要積極給予奧美拉唑(Omeprazole)抑制胃酸分泌,斯克拉非(Sucralfate)保護胃黏膜,減少組織胺釋放等對症支援處理,同時保持呼吸道通暢,維持水電解質平衡,以免加重病情。
其他
若是受到外傷撞擊頭部或者腦部受到劇烈震盪等情況,均有可能會導致腦部血管破裂,引發腦出血現象。此時可在醫生建議下使用甘露醇(Mannitol)降低顱內壓,呋塞米(Furosemide)利尿脫水,還可予以甲鈷胺(Mecobalamin)營養神經等方法治療。
對症治療
如果經上述方式處理無效,且吐血量較大無法控制時,為避免大量失血危及生命安全,還應及時到大醫院急診科或普內科就診,配合醫生透過外科手術的方式直接清除積聚於胃腔內的積血,達到止血目的。
日常生活中還要注意做好護理工作,儘量臥床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以免加重病情。另外要注意合理膳食,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麵條、雞蛋羹等,避免進食辛辣油膩食物,戒菸戒酒。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