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是各種晚期腎臟病共有的一種臨床症候群,此時患者常合併有腎功能不全、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失調等情況。如果尿毒症患者出現腎結石,則需要根據具體病情進行治療,如非手術治療或手術治療等。
尿毒症是各種晚期腎臟病共有的一種臨床症候群,此時患者常合併有腎功能不全、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失調等情況。如果尿毒症患者出現腎結石,則需要根據具體病情進行治療,如非手術治療或手術治療等。
非手術治療
大量飲水
由於尿毒症患者的腎功能已經受到傷害,因此要鼓勵患者每天至少喝3000mL的水,以促進小的腎結石排出,並且幫助大結石的減少以及溶解。
應用藥物
可以遵醫囑使用排石藥物,比如金錢草顆粒、排石顆粒等,這些藥物具有利尿、鎮痛的作用,從而有助於較小結石的排出。此外,還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以降低尿液中鈣鹽結晶的濃度,避免形成新的結石或者使原有的結石增大。另外,也可以加用檸檬酸鉀(Potassium Citrate),因為該藥能抑制磷酸鹽的吸收,防止產生繼發性高磷血症,也幫助預防新結石的發生。
飲食調整
建議尿毒症患者低鈣、低磷、低蛋白飲食,可適當增加維生素D及鈣劑的攝入量,同時應限制水分與食鹽的攝入。當存在明顯水腫、高血壓時,還應該採用低鹽飲食,以免加重腎臟負擔而影響疾病的恢復。
其他方法
對於直徑<6mm的新發單發結石,通常不需要特殊處理,只需要定期觀察即可。
手術治療
若尿毒症患者體內的結石較大,經上述方式無法緩解症狀,則可能需透過手術方式進行治療,例如輸尿管鏡碎石術、經皮腎鏡取石術等,但此類情況較少見。
尿毒症本身會影響身體代謝,容易引起電解質紊亂、酸鹼失衡等症狀,還會對身體各個系統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一旦確診為尿毒症後,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在專業醫生指導下積極接受治療,儘可能控制疾病進展。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