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病人總是憋氣可能是由於肺水腫、心臟衰竭等原發疾病導致的,也有可能是長期低蛋白血症、代謝性酸中毒、高鉀血症等併發症所致。建議及時就醫明確診斷,並遵醫囑進行針對性治療。
原發疾病因素
肺水腫
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心臟負荷過重或功能障礙,從而造成心排出血量減少,同時出現體液瀦留於肺組織內,繼而引發肺通透性增加和氣體交換障礙,可表現為嚴重的呼吸困難、咳嗽、咳痰、胸悶等症狀,嚴重時還可伴有尿毒症病人的總憋氣現象。此時需要立即給予吸氧並使用呋塞米(Furosemide)快速利尿,以減輕心臟負擔,緩解不適症狀。
心臟衰竭
若存在心肌梗塞、高血壓等情況,會導致心室舒張與收縮功能障礙,使靜脈系統壓力持續增高,影響身體正常血液循環而導致心臟衰竭的發生。隨著病情發展會出現端坐呼吸、急性左心衰表現,如尿少、尿閉、極度虛弱、無法平臥以及呼吸困難等,也可有尿毒症病人經常憋氣的情況。通常可以採取強心、利尿、擴血管治療,比如應用去乙醯毛花苷注射液、呋塞米(Furosemide)、硝普鈉(Sodium nitroprusside)等藥物改善心臟衰竭的症狀。
併發症因素
長期低蛋白血症
由於尿毒症病人在患病期間攝入蛋白質較少,且會伴隨大量的蛋白尿,所以會造成體內白蛋白含量降低,繼而誘發營養不良、腹水、胸膜滲出液及尿毒症病人總憋氣等情況。一般可以透過補充人血白蛋白、新鮮冰凍血漿等方式來改善低蛋白血症。
代謝性酸中毒
若不及時處理可能會對腎臟產生損害,加重尿毒症病人的總憋氣情況。對此應積極調整飲食結構,適當進食富含碳酸氫鹽的食物,比如蘋果、香蕉等,必要時也可以透過靜脈注射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的方式治療。
高鉀血症
由於尿毒症病人腎功能減退,容易發生高鉀血症,會對中樞神經、心血管系統造成傷害,主要表現為四肢軟弱無力、腱反射減弱甚至消失、血壓下降、尿量減少、尿毒症病人總憋氣等。此時應及時予以血液清潔治療,將多餘的鉀排出。
此外,還可能為右心衰竭等因素有關,具體病因還需及時前往醫院就診,完善檢查後待查明誘因後,根據醫生指導採用合適的方法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