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由於腎臟功能嚴重受損或喪失,導致代謝產物和某些藥物難以排出體外,常會引起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失調。如果攝入過多蛋白質可能會增加腎臟負擔,加重病情進展,因此不建議食用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
尿毒症患者由於腎臟功能嚴重受損或喪失,導致代謝產物和某些藥物難以排出體外,常會引起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失調。如果攝入過多蛋白質可能會增加腎臟負擔,加重病情進展,因此不建議食用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
增加腎臟負擔
因為腎病患者的飲食原則是低鹽、優質低蛋白飲食,而蛋白質屬於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在體內會經過腎臟進行代謝。若在尿毒症狀(uremic syndrome)仍大量進食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則會使身體內多餘的氮元素以尿素(Urea)的形式從腎臟中排出,從而加重腎臟負擔,不利於疾病的恢復。
誘發水腫與高血壓
由於尿毒症患者存在水鈉瀦留的情況,所以日常生活中應限制水分的攝入量。但如果此時仍然過量進食高蛋白類食物,則會導致身體內的多餘水分無法及時被排出,從而引起水腫以及血壓升高的情況發生。
影響治療效果
由於尿毒症患者需要長期使用利尿劑來促進體內水分的排出,如呋塞米(Furosemide)等。但若在此期間還大量進食高蛋白類食物,則會影響其他藥物的吸收利用,降低藥效,甚至還會延長疾病康復的時間。
加重心臟負荷
對於合併心臟衰竭的尿毒症患者而言,通常會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症狀。如果此時再吃高蛋白類食物,則會導致多餘的氮元素隨著尿液排出,從而使體內血肌酐水平進一步升高,加重心臟的負荷,使不適症狀進一步加重。
綜上所述,尿毒症患者需嚴格控制每日蛋白質的總攝入量,並且要選擇植物蛋白或者動物蛋白作為主要的蛋白質來源,比如豆腐、牛奶等。必要時可遵醫囑口服複合α-酮酸片、拉坦三葉止汗露等藥物補充必需胺基酸,避免出現負氮平衡。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