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常用的抑制尿毒症併發症的藥物包括促紅血球生成素、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溶液、鈣劑、β2感受器激動劑等針對貧血進行治療的藥物。還包括降壓藥、利尿藥、β感受器阻滯劑、α1感受器阻滯劑、鈣通道拮抗劑、血管張力素轉化酵素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Ⅱ感受器拮抗劑等控制高血壓和心衰的藥物。此外,還有降低血磷、改善酸中毒以及保護腎臟功能的藥物。
控制貧血的藥物
促紅血球生成素
可刺激骨髓造血,增加紅血球數量,從而改善或改善患者的貧血症狀。
2.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溶液:可以鹼化血液,促進鐵從腸道吸收,並提高已吸收的鐵在組織中利用,有助於改善缺鐵性貧血。
鈣劑
補充體內因透析丟失的鈣質,以預防低鈣血症的發生。
β2感受器激動劑
如沙丁胺醇(Salbutamol)等,可用於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以減少急性呼吸道感染導致的急性肺水腫發生風險。
二、控制高血壓和心衰的藥物
降壓藥
常用卡托普利(Captopril)、依那普利、培哚普利、纈沙坦(Valsartan)、厄貝沙坦(Irbesartan)等,透過擴張動脈、靜脈來達到降血壓的目的,從而減輕心臟負荷,緩解心臟衰竭的症狀。
利尿藥
常用呋塞米(Furosemide)、螺內酯(Spironolactone)等,透過排鈉利尿的方式幫助患者排出多餘水分及代謝廢物,從而降低心臟後負荷,避免心臟衰竭進一步加重。
β感受器阻滯劑
如舒壓寧(Metoprolol)、康肯膜衣錠(Bisoprolol)等,不僅可以起到強心的作用,還可減慢房室結傳導,降低心肌耗氧量,適用於伴快速心律不整、冠心病的患者。
α1感受器阻滯劑
如哌唑嗪、特若辛(Terazosin)等,可透過鬆弛外周血管平滑肌而擴張動靜脈,從而降低阻力血管的壓力,尤其適用於老年頑固性高血壓、冠心病合併高血壓的患者。
鈣通道拮抗劑
如腦妥(Nimodipin)、硝苯地平(Nifedipine)等,可透過擴張血管,尤其是擴張末梢血管作用較強,能明顯解除血管痙攣,從而有效改善血液循環障礙,對各種原因引起的高血壓均有一定的療效。
6.血管張力素轉化酵素抑制劑(ACEI):如卡托普利(Captopril)、依那普利等,不僅具有良好的降壓效果,還能夠擴張腎小球出球微動脈,使腎血流量增加,幫助維持正常的腎小管-間質結構,從而延緩病情進展。
7.血管緊張素Ⅱ感受器拮抗劑:如氯沙坦鉀(Losartan potassium)、奧美沙坦酯(Olmesartan Medoxomil)等,透過選擇性與AT型感受器結合,從而發揮其拮抗劑的作用,同時還能抑制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活性,發揮較強的擴血管作用,進而降低尿毒症患者的血壓水平。
改善酸中毒的藥物
常見的改善酸中毒藥物為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但需注意應用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時應根據尿量調整劑量,以免引起高鈉血症。另外對於存在代謝性酸中毒並伴有低血鉀症的患者,還需及時補鉀,防止誘發低血鉀症。
保護腎臟功能的藥物
護腎排毒藥物
常用尿毒清顆粒、海昆腎喜膠囊等,這些藥物成分均不經過肝腎代謝,直接進入大腸發揮作用,從而清除毒素,達到保護腎功能的目的。
中藥方劑
可用八正散、五淋丸等中藥方劑,具有清熱去火、通淋止痛的功效,可有效緩解泌尿道感染引發的尿頻、尿急等症狀。
尿毒症是急慢性腎衰竭的終末階段,此時患者的腎功能基本喪失,需終身進行替代治療,比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者腎臟移植。日常生活中還要注意保證充足的休息,飲食上適當進食雞蛋、牛奶等優質蛋白,避免暴飲暴食,以及過量攝入含水量高的食物,如西瓜、梨子等。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