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月經血塊多的原因較多,可能是由於內分泌失調導致的原發性經痛引起,也可能與子宮內膜炎等疾病有關。建議患者及時到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一、原發性經痛
荷爾蒙異常
如雌黃體素分泌不足或存在偏食、過度節食等情況時,可能導致雌黃體素分泌不平衡,進而影響卵巢功能,出現排卵障礙的情況。此時可表現為月經量少、顏色暗淡,並且在來月經期間還可伴有明顯的腹部疼痛症狀。若同時患有高血壓,則可能還會伴隨頭暈、頭痛等症狀。此時需遵醫囑補充雌黃體素,如使用復方戊酸雌二醇片、地屈孕酮(Dydrogesterone)等藥物。
不良生活習慣
如果平時有熬夜、飲食不規律、精神壓力大等因素也可導致內分泌失調,從而引發上述情況。此時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避免進食辛辣刺激的食物,適當放鬆心情即可緩解。
其他原因
除上述因素外,貧血、盆腔器質性疾病等原因均可導致上述情況。若還伴有腹痛劇烈、臉色蒼白、乏力等症狀,應及時就醫完善相關檢查明確診斷,然後對症治療。如貧血者可遵醫囑服用琥珀酸鐵(Ferrous Succinate)緩釋片、葉酸等藥物改善貧血。
二、子宮內膜炎
通常由細菌感染引起,發炎因子會刺激區域性黏膜充血水腫,嚴重時會導致微血管破裂出血,造成陰道流血的症狀,有時還可能會出現淋漓不盡的表現。而凝血後可在宮腔內機化形成血塊,所以會出現上述表現。一般還會伴有白帶異常、異味、小肚子疼等症狀。對於輕度子宮內膜炎可透過抗生素藥物治療,比如頭孢曲松(Ceftriaxone)、甲硝唑(Metronidazole)等。而對於重度子宮內膜炎則還需要採取手術方法治療,例如全子宮及雙附件切除術等。
此外,若是由於子宮肌瘤引起的不適症狀,也會出現此類現象。當發現自身不適後,應積極至醫院婦科等相關科室就診,配合醫生進行針對性處理。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