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哪些檢查能查尿毒症呢

分類: 泌尿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7
對於懷疑存在尿毒症的患者而言,可以進行血常規、生化全項、免疫學檢測、腎功能檢測等實驗室檢查,另外還可以進行影像學檢查。建議在出現小便少、噁心、嘔吐等症狀時及時就診明確診斷,避免延誤病情。

對於懷疑存在尿毒症的患者而言,可以進行血常規、生化全項、免疫學檢測、腎功能檢測等實驗室檢查,另外還可以進行影像學檢查。建議在出現小便少、噁心、嘔吐等症狀時及時就診明確診斷,避免延誤病情。

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

可發現貧血,且為大細胞性貧血,紅血球大部分是低色素細胞,白血球和嗜中性球一般無明顯變化,部分患者可見淋巴細胞增高現象。若合併有肺部感染或腹瀉等情況,則會出現相應的白血球及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增多的現象。

生化全項

包括肝功能、腎功能、血脂四項、血糖、電解質等指標,其中腎功能中的肌酐升高最為重要,因為該指標升高提示患者的腎臟已經失去70%以上的排毒能力,此時體內代謝廢物堆積較多而引起肌酐升高。其他指標也有一定參考意義,如膽紅素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梗阻性黃疸或溶血性黃疸;血糖異常則可能與糖尿病腎病有關;高鉀血症常提示腎功能不全嚴重,或者存在心臟衰竭以及應用大量利尿劑的情況;鈉、鉀、氯、鈣、鎂、磷等離子水平降低,可能與營養不良、消化道吸收障礙等因素有關。

免疫學檢測

主要是針對原發病進行的相關檢查,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關節炎、乾燥症候群、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等疾病所致的慢性腎衰竭,通常需要完善抗核抗體譜、補體C3、C4、IgG等相關檢查來輔助判斷。

腎功能檢測

除肌酐外,還包括尿素氮、胱抑素C等指標,其反映的是近2-3周的平均濾過情況,因此比肌酐更為敏感,早期傷害即可被檢出。

影像學檢查

主要包括超音波檢查、CT檢查、磁共振檢查等,通過觀察雙側腎臟大小、皮髓質界限是否清晰、是否有結石、積水、腫瘤等情況,來評估是否存在器質性疾病而導致的慢性腎衰竭。

綜上所述,在臨床上可以透過上述檢查初步篩查是否存在尿毒症的可能性,但最終確診還需要結合臨床症狀以及其他相關檢查結果,並排除繼發因素後才能得出結論。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